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在西兰卡普的故乡

时间:2020-11-13 16:03:55来源:土家族文化网作者:贾湘平


新乐康片.jpg

土家织锦《老鼠娶亲》 叶润和 摄

在湘西土家族的艺苑里,珍藏着许多民间瑰宝,犹如绽放的山花,在武陵山脉中熠熠发光。

其中使土家人引为骄傲的珍奇,当属被誉为“土家之花”的西兰卡普。

西兰卡普是一种用红、黄、黑、白、蓝、紫等色丝线挑打交织而成的锦品,多作被面、椅垫、桌布之用。纹样丰富饱满,色彩鲜明热烈富有夸张性。织锦中间以四十八勾的大块主体图案为主,比如寓意美好吉祥的凤凰、梅花、牡丹等。四周常常以蝴蝶、鲤鱼、兽脚印一类的装饰性图案点缀。其布局严谨、色泽适宜,给人以美的享受。

传说龙山县苗市镇叶家寨是西兰卡普的故乡,首幅西兰卡普就是在这里产生的。于是金秋时节,我们来到了这里。

村里的织女听说我们是专程来采访西兰卡普的,都争相拉我们到家中去。这一下子叫我们犯了难,不知去往哪家才好。此时,年轻漂亮的女村长站出来解围,故作生气的样子说:“你们也太不懂事了!让客人走东家、串西家,那得花费多长时间?这样,你们赶紧回去把各自最满意的作品拿到村部来!”

伴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织女们纷纷把心爱的西兰卡普取了出来,齐挂在村部院坝新扯的绳索上,足足有上百余幅。织品大部分是崭新的,也掺杂着几幅旧作,估摸着有几十年的历史了,但都色泽鲜丽且独具一格,其中有几幅是刚从织机上卸下来的。

女村长说,土家姑娘从十四五岁就开始织西兰卡普,一直织到她出嫁的前一天。姑娘们在最后的织锦中,往往倾注了她的全部心思,不仅集中反映了她的艺术才能,也表现出她在艺术创作中的性格。一般来说,最后的这幅织锦中,使用的色彩多不胜数、五彩斑斓,烘托出了与结婚当天喜庆热闹相吻合的氛围。也有一些个性独特的姑娘,偏偏不在最后这幅织锦中用大红大绿,而只使用黑白两种色调。初看去平平无奇,细细品来,却甚是惊喜。最后的这幅西兰卡普,姑娘们把它当做自己的陪嫁品,既是出嫁时的头盖;也是赶舞会、歌会时的披风。而在丈夫远离家门时,她又会用这织锦把衣物包裹住,伴随丈夫跨越千山万水,让丈夫感觉有情人终日相伴。

“西兰卡普是什么意思?”我问身边的织女。

“西兰是一个姑娘的名字,卡普是她织的花布。”织女们七嘴八舌。

“西兰就是我们寨的姑娘!”一位织女应声道,随即她娓娓动听地道出了西兰的故事;

西兰姑娘生的漂亮又聪明,她织锦的手艺方圆百里闻名。西兰擅长用七彩丝织成月季花、玫瑰花、玉兰花、黄菊花等图案。当春风吹拂土家山寨,西兰姑娘早起上山,采来五颜六色的花朵,用来插在机头的花篮里,不分昼夜比对着纺织。织呀,织呀,在她的胸前仿佛流淌着花卉的河流,引来了成群飞舞的蝴蝶和蜜蜂。

有一天,西兰姑娘问寨上的百岁人:“阿普,土家山寨上的花我都采过了织完了,天下间还有没有我没见过的花?”百岁老人捋捋胡子道:“有!还有!”“那是什么花呀?”西兰好奇地看向老人。“是白果花,只在四五月间的深夜里盛开。”老人告诉西兰。

眨眼到四月底,西兰姑娘每晚独自守在后山上的白果树下,静待着花开。一天、两天、半个月过去了,终于在月牙刚刚露出云缝的某天夜里,白果花开了,一朵、两朵、无数朵,霎时树下雪白一片。西兰轻轻摘下一朵白果花,借着朦胧的月色,看了又看,闻了又闻。然而另一头,西兰的嫂子由于平日里一直嫉妒西兰,这天夜里故意跑到父亲那儿告状,说西兰行为不检点,每天晚上都在后山会情人。酩酊大醉的父亲听信谗言,信以为真,气得拖起棒槌,跑到后山不由分说就朝西兰挥去……一声尖叫后,西兰倒在了血泊中,再也没能站起来,而她手里仍然紧握着喜爱的白果花。

西兰死了,她的手艺却留在了土家织女的心里。

为了纪念西兰,人们就把她织的锦取名为“西兰卡普”。

女村长说,土家姑娘个个心灵手巧,织的西兰卡普像西兰一般乖。五十年代末,中国工艺大师叶玉翠在省内专业美术工作者的帮助下,创作了名为《开发山区》壁挂,曾在国际市场获得普遍赞誉,叶玉翠也因此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自接见。改革开放后,寨里的土家织锦如枯木逢春,焕发出了蓬勃生机,刘代娥、刘代英、叶水云等一批国家、省州传承人茁壮成长。一颗颗织女新星脱颖而出,她们除了在湘、鄂、渝、黔各地传艺,还在北京、广东、上海、武汉等城市传经送宝,使土家织锦远销国外。

直到欣赏完琳琅满目的织锦作品,日已西坠。正当我们准备驱车回程,女村长的呼唤再次响起:“欢迎再来西兰卡普的故乡作客。”

责任编辑胡津瑞
标签民间故事    
0

在西兰卡普的故乡

时间:2020-11-13 16:03:55

来源:土家族文化网

作者:贾湘平


新乐康片.jpg

土家织锦《老鼠娶亲》 叶润和 摄

在湘西土家族的艺苑里,珍藏着许多民间瑰宝,犹如绽放的山花,在武陵山脉中熠熠发光。

其中使土家人引为骄傲的珍奇,当属被誉为“土家之花”的西兰卡普。

西兰卡普是一种用红、黄、黑、白、蓝、紫等色丝线挑打交织而成的锦品,多作被面、椅垫、桌布之用。纹样丰富饱满,色彩鲜明热烈富有夸张性。织锦中间以四十八勾的大块主体图案为主,比如寓意美好吉祥的凤凰、梅花、牡丹等。四周常常以蝴蝶、鲤鱼、兽脚印一类的装饰性图案点缀。其布局严谨、色泽适宜,给人以美的享受。

传说龙山县苗市镇叶家寨是西兰卡普的故乡,首幅西兰卡普就是在这里产生的。于是金秋时节,我们来到了这里。

村里的织女听说我们是专程来采访西兰卡普的,都争相拉我们到家中去。这一下子叫我们犯了难,不知去往哪家才好。此时,年轻漂亮的女村长站出来解围,故作生气的样子说:“你们也太不懂事了!让客人走东家、串西家,那得花费多长时间?这样,你们赶紧回去把各自最满意的作品拿到村部来!”

伴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织女们纷纷把心爱的西兰卡普取了出来,齐挂在村部院坝新扯的绳索上,足足有上百余幅。织品大部分是崭新的,也掺杂着几幅旧作,估摸着有几十年的历史了,但都色泽鲜丽且独具一格,其中有几幅是刚从织机上卸下来的。

女村长说,土家姑娘从十四五岁就开始织西兰卡普,一直织到她出嫁的前一天。姑娘们在最后的织锦中,往往倾注了她的全部心思,不仅集中反映了她的艺术才能,也表现出她在艺术创作中的性格。一般来说,最后的这幅织锦中,使用的色彩多不胜数、五彩斑斓,烘托出了与结婚当天喜庆热闹相吻合的氛围。也有一些个性独特的姑娘,偏偏不在最后这幅织锦中用大红大绿,而只使用黑白两种色调。初看去平平无奇,细细品来,却甚是惊喜。最后的这幅西兰卡普,姑娘们把它当做自己的陪嫁品,既是出嫁时的头盖;也是赶舞会、歌会时的披风。而在丈夫远离家门时,她又会用这织锦把衣物包裹住,伴随丈夫跨越千山万水,让丈夫感觉有情人终日相伴。

“西兰卡普是什么意思?”我问身边的织女。

“西兰是一个姑娘的名字,卡普是她织的花布。”织女们七嘴八舌。

“西兰就是我们寨的姑娘!”一位织女应声道,随即她娓娓动听地道出了西兰的故事;

西兰姑娘生的漂亮又聪明,她织锦的手艺方圆百里闻名。西兰擅长用七彩丝织成月季花、玫瑰花、玉兰花、黄菊花等图案。当春风吹拂土家山寨,西兰姑娘早起上山,采来五颜六色的花朵,用来插在机头的花篮里,不分昼夜比对着纺织。织呀,织呀,在她的胸前仿佛流淌着花卉的河流,引来了成群飞舞的蝴蝶和蜜蜂。

有一天,西兰姑娘问寨上的百岁人:“阿普,土家山寨上的花我都采过了织完了,天下间还有没有我没见过的花?”百岁老人捋捋胡子道:“有!还有!”“那是什么花呀?”西兰好奇地看向老人。“是白果花,只在四五月间的深夜里盛开。”老人告诉西兰。

眨眼到四月底,西兰姑娘每晚独自守在后山上的白果树下,静待着花开。一天、两天、半个月过去了,终于在月牙刚刚露出云缝的某天夜里,白果花开了,一朵、两朵、无数朵,霎时树下雪白一片。西兰轻轻摘下一朵白果花,借着朦胧的月色,看了又看,闻了又闻。然而另一头,西兰的嫂子由于平日里一直嫉妒西兰,这天夜里故意跑到父亲那儿告状,说西兰行为不检点,每天晚上都在后山会情人。酩酊大醉的父亲听信谗言,信以为真,气得拖起棒槌,跑到后山不由分说就朝西兰挥去……一声尖叫后,西兰倒在了血泊中,再也没能站起来,而她手里仍然紧握着喜爱的白果花。

西兰死了,她的手艺却留在了土家织女的心里。

为了纪念西兰,人们就把她织的锦取名为“西兰卡普”。

女村长说,土家姑娘个个心灵手巧,织的西兰卡普像西兰一般乖。五十年代末,中国工艺大师叶玉翠在省内专业美术工作者的帮助下,创作了名为《开发山区》壁挂,曾在国际市场获得普遍赞誉,叶玉翠也因此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自接见。改革开放后,寨里的土家织锦如枯木逢春,焕发出了蓬勃生机,刘代娥、刘代英、叶水云等一批国家、省州传承人茁壮成长。一颗颗织女新星脱颖而出,她们除了在湘、鄂、渝、黔各地传艺,还在北京、广东、上海、武汉等城市传经送宝,使土家织锦远销国外。

直到欣赏完琳琅满目的织锦作品,日已西坠。正当我们准备驱车回程,女村长的呼唤再次响起:“欢迎再来西兰卡普的故乡作客。”

责任编辑:胡津瑞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关于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
版权所有: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如意里3号楼1单元151室
服务热线:15811366188 邮箱:649158369@qq.com
本网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或书报杂志,版权归作者所有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京ICP备13015328号-2 鄂ICP备08100481号-2
版权所有:《土家族文化网》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