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鸽子 土家族体育项目
地鸽子,是恩施土家族民间的一项传统体育、娱乐文化项目,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清末民初。地鸽子形如陀螺,与陀螺同形而不同工,更具精巧的做工和乐趣。陀螺只转不鸣叫,地鸽子既转且鸣叫,叫声如同天上飞的鸽子尾上带着的哨子发出的呜呜声,故称“地鸽子”,书名“地黄牛”。
地鸽子的传统做法,由上等硬杂木和坟边生长的小金竹做成。上端为竹筒,最好是竹节筒,下端用长约八厘米的木头削成锥形,锥形准心打进一枚钉子,然后在竹筒侧面用刀雕出约5厘米长、2厘米宽的口子,名风门儿。用火熬化后的牛皮胶,将竹筒和锥形木头相粘合,上端封顶,顶面可绘图,整体分三节绘彩条。再将80厘米长的细竹棍端,系一条40厘米长的粗麻绳拧成鞭子。玩地鸽子时,用鞭子缠绕地鸽子,将它平放在地面,借抽鞭的惯性使地鸽子旋转,不停抽打,空气从风门进入竹筒内,灌满空气的竹筒在快速转动下发出呜呜的叫声,声音空灵,极具穿透力。地鸽子有单风门、双风门、三风门的,风门的大小决定音量,竹筒的大小决定音高,大竹筒发出低音如虎啸,小竹筒发出高音如子弹射出的呼啸声,多风门的地鸽子,风门按45度角倾斜排列,排列角度决定音色的高、中、低。
地鸽子集体育、健身、娱乐于一体,土家族民间一代代传承而来,至今恩施60岁以上的老人都能回忆起童年玩地鸽子的乐趣。据恩施市文化老前辈陈靖国、潘荣昌等回忆,清末民初施南府(恩施)的六角亭属老城中心繁华地带,也是玩地鸽子的集中地。在六角亭街中心常有地鸽子比赛,围观者多达数百人,阵势庞大。地鸽子旋转发出的叫声,可从六角亭穿透到对面清江河,盛况空前。施南人祖辈流传着童谣:“杨柳青放风筝,杨柳活抽地鸽,杨柳死踢毽子。”
退休工人张玉祥的母亲、97岁高龄的张奶奶回忆:施南府在她爷爷辈曾有一纨绔子弟王少爷玩地鸽子到了痴迷程度,17岁时,家里为他张灯结彩办喜事,到拜天地时却找不到新郎了,这可急坏了王家人,打发小厮到各处寻找。小厮寻到六角亭,发现巨大的人墙,圈内除闹哄哄的人声外,传出虎啸般的鸣叫声。小厮钻进厚厚的人墙,发现少爷正和人比赛玩地鸽子,以赢铜壳子争胜负。只见少爷长衫缠腰,挽衣袖扎裤腿,脑后的辫子咬在嘴里,手执棍鞭正啪啪地抽打地鸽子。对手和他不相上下,两枚地鸽子在中间旋转,发出巨大的空鸣声,看客喧闹喝彩。裁判一声“丢鞭”,两人扔掉棍鞭,趴在地上,耳朵贴地,听地鸽子鸣叫,神情紧张地盯着旋转定圆的地鸽子……谁的地鸽子最后败倒,谁就为赢家。数百人的围观圈子如伞一样顿时收拢,敛声憋气,聚精会神地静待地鸽子的胜负。小厮高喊:“少爷,老爷,太太催你回去拜堂呢!”趴在地上的少爷一摆手:“莫慌!等我赢了这盘儿地鸽子再回去!”众人哄堂大笑。
据老辈人说,清末施南府有专玩地鸽子的玩家,曾把地鸽子从施南府玩到宫廷里,传说乾隆皇帝也喜欢玩地鸽子。据八旬老人陈靖国、潘荣昌,文化人成灼之等回忆,有恩施遗传古诗为证:“木底竹身三重天,单凭善转立世间。借得童叟勤鞭策,唱彻山乡日月偏。”
解放后,电影、秧歌、腰鼓、打球等娱乐项目多了起来,做地鸽子、玩地鸽子的人渐渐少了,直到后来逐渐消失。
随着社会进步,现代信息的网络世界给予人无限视角和空间,但也把人的身体囚禁在有限的空间内,少了运动。如今丰衣足食的人们为健体强身,恩施州城又有人把失传的地鸽子挖掘出来了。
恩施州委退休园艺工、66岁的张玉祥,祖孙几代制作地鸽子传承至今,张玉祥是玩地鸽子的传人。家里陈列着数十枚地鸽子,最大的有人的大腿粗,最小的仅小酒杯大。在地鸽子上绘有三条彩线,平顶绘有八卦图。近年来,他带着地鸽子玩到民族广场、硒都广场、凤凰桥广场、土桥坝广场、亲水走廊、风雨桥等处,遍布州城各个场地,引来无数围观者。没见过地鸽子的年轻人,看被棍鞭抽打的地鸽子呜呜鸣叫着旋转,颇为新奇,忍不住也想抽几鞭试试。待张老汉递过鞭子让他们玩耍时,方知不得要领,鞭鞭抽虚。偶尔也会从人群中钻出一位老者,接过鞭子啪啪啪三棍鞭,每鞭都抽到地鸽子的实处,一看便知是玩地鸽子的老手。玩地鸽子有技巧,劲用在手腕,棍鞭儿离地鸽子有一定距离,每鞭要抽在地鸽子上,才能使鸽子飞速旋转,转到定圆不动后,才可稍歇。
地鸽子这项土家族民间娱乐项目传承远古,有益民众健身,既锻炼了动手能力,也考验人的智慧,更健体强身,是中华民族体育文化中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地鸽子 土家族体育项目
时间:2020-03-20 15:28:58
来源:恩施新闻网
作者:安丽芳
地鸽子,是恩施土家族民间的一项传统体育、娱乐文化项目,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清末民初。地鸽子形如陀螺,与陀螺同形而不同工,更具精巧的做工和乐趣。陀螺只转不鸣叫,地鸽子既转且鸣叫,叫声如同天上飞的鸽子尾上带着的哨子发出的呜呜声,故称“地鸽子”,书名“地黄牛”。
地鸽子的传统做法,由上等硬杂木和坟边生长的小金竹做成。上端为竹筒,最好是竹节筒,下端用长约八厘米的木头削成锥形,锥形准心打进一枚钉子,然后在竹筒侧面用刀雕出约5厘米长、2厘米宽的口子,名风门儿。用火熬化后的牛皮胶,将竹筒和锥形木头相粘合,上端封顶,顶面可绘图,整体分三节绘彩条。再将80厘米长的细竹棍端,系一条40厘米长的粗麻绳拧成鞭子。玩地鸽子时,用鞭子缠绕地鸽子,将它平放在地面,借抽鞭的惯性使地鸽子旋转,不停抽打,空气从风门进入竹筒内,灌满空气的竹筒在快速转动下发出呜呜的叫声,声音空灵,极具穿透力。地鸽子有单风门、双风门、三风门的,风门的大小决定音量,竹筒的大小决定音高,大竹筒发出低音如虎啸,小竹筒发出高音如子弹射出的呼啸声,多风门的地鸽子,风门按45度角倾斜排列,排列角度决定音色的高、中、低。
地鸽子集体育、健身、娱乐于一体,土家族民间一代代传承而来,至今恩施60岁以上的老人都能回忆起童年玩地鸽子的乐趣。据恩施市文化老前辈陈靖国、潘荣昌等回忆,清末民初施南府(恩施)的六角亭属老城中心繁华地带,也是玩地鸽子的集中地。在六角亭街中心常有地鸽子比赛,围观者多达数百人,阵势庞大。地鸽子旋转发出的叫声,可从六角亭穿透到对面清江河,盛况空前。施南人祖辈流传着童谣:“杨柳青放风筝,杨柳活抽地鸽,杨柳死踢毽子。”
退休工人张玉祥的母亲、97岁高龄的张奶奶回忆:施南府在她爷爷辈曾有一纨绔子弟王少爷玩地鸽子到了痴迷程度,17岁时,家里为他张灯结彩办喜事,到拜天地时却找不到新郎了,这可急坏了王家人,打发小厮到各处寻找。小厮寻到六角亭,发现巨大的人墙,圈内除闹哄哄的人声外,传出虎啸般的鸣叫声。小厮钻进厚厚的人墙,发现少爷正和人比赛玩地鸽子,以赢铜壳子争胜负。只见少爷长衫缠腰,挽衣袖扎裤腿,脑后的辫子咬在嘴里,手执棍鞭正啪啪地抽打地鸽子。对手和他不相上下,两枚地鸽子在中间旋转,发出巨大的空鸣声,看客喧闹喝彩。裁判一声“丢鞭”,两人扔掉棍鞭,趴在地上,耳朵贴地,听地鸽子鸣叫,神情紧张地盯着旋转定圆的地鸽子……谁的地鸽子最后败倒,谁就为赢家。数百人的围观圈子如伞一样顿时收拢,敛声憋气,聚精会神地静待地鸽子的胜负。小厮高喊:“少爷,老爷,太太催你回去拜堂呢!”趴在地上的少爷一摆手:“莫慌!等我赢了这盘儿地鸽子再回去!”众人哄堂大笑。
据老辈人说,清末施南府有专玩地鸽子的玩家,曾把地鸽子从施南府玩到宫廷里,传说乾隆皇帝也喜欢玩地鸽子。据八旬老人陈靖国、潘荣昌,文化人成灼之等回忆,有恩施遗传古诗为证:“木底竹身三重天,单凭善转立世间。借得童叟勤鞭策,唱彻山乡日月偏。”
解放后,电影、秧歌、腰鼓、打球等娱乐项目多了起来,做地鸽子、玩地鸽子的人渐渐少了,直到后来逐渐消失。
随着社会进步,现代信息的网络世界给予人无限视角和空间,但也把人的身体囚禁在有限的空间内,少了运动。如今丰衣足食的人们为健体强身,恩施州城又有人把失传的地鸽子挖掘出来了。
恩施州委退休园艺工、66岁的张玉祥,祖孙几代制作地鸽子传承至今,张玉祥是玩地鸽子的传人。家里陈列着数十枚地鸽子,最大的有人的大腿粗,最小的仅小酒杯大。在地鸽子上绘有三条彩线,平顶绘有八卦图。近年来,他带着地鸽子玩到民族广场、硒都广场、凤凰桥广场、土桥坝广场、亲水走廊、风雨桥等处,遍布州城各个场地,引来无数围观者。没见过地鸽子的年轻人,看被棍鞭抽打的地鸽子呜呜鸣叫着旋转,颇为新奇,忍不住也想抽几鞭试试。待张老汉递过鞭子让他们玩耍时,方知不得要领,鞭鞭抽虚。偶尔也会从人群中钻出一位老者,接过鞭子啪啪啪三棍鞭,每鞭都抽到地鸽子的实处,一看便知是玩地鸽子的老手。玩地鸽子有技巧,劲用在手腕,棍鞭儿离地鸽子有一定距离,每鞭要抽在地鸽子上,才能使鸽子飞速旋转,转到定圆不动后,才可稍歇。
地鸽子这项土家族民间娱乐项目传承远古,有益民众健身,既锻炼了动手能力,也考验人的智慧,更健体强身,是中华民族体育文化中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