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信息资讯

艾前进:我对恩师张必清的记忆片断

时间:2020-03-20 15:29:00来源:土家族文化网作者:

                       作者:艾前进 信息来源:土家族文化网

    “欲栽大木柱长天”。昔年,令人钦佩的教育家杨昌济在湖南治学兴校,培育出经世治国的栋梁英才,彰显出骨子硬气的华章“欲栽大木柱长天”,载入到了中国教育的不朽史册。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是今天的师德师风建设要求。但在新中国上世纪50~90年代末期,我的恩师张必清就一直以杨昌济先生为人生榜样,传承先贤志气,一直坚守在武陵深山腹地的湖北省建始县最偏远、最苦寒的高荒之地——官店镇的一所民族中学。这里直到今天仍然是国家扶贫攻坚最艰难的集中连片贫穷区。在他40多年的教学治校人生中,深深地植根于国家强盛和民族强大的沃土,忠诚服务于官店人民的教育需求和万千学子的成长需要,以“民族情怀是根,人文见长是本,才能卓越是任,社会担当是务”,带领师生以多元合和、和而不同的“和”文化凝聚人心,引导不同家庭环境、不同学习基础、不同潜在能力的学生“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让一大批贫苦农民的子女走出大山,奔向了自己的“诗和远方”。不管时间有多久远,我和众多同学永远记得他,在同学们的心中,张必清老师饱含人民教师的伦理情怀和高尚的师道良心,不愧为“欲栽大木柱长天”的乡村教育家。

    从初识到师生

    恩师张必清并非中国教育界的“名家大腕”,他1935年出生,现已83岁高龄。他早年从州府恩施学成毕业,没有留在人人向往的繁华城区,而是执意回到生养他的贫困家乡教书育人。他所在的官店民族中学,是创办于1958年的建始县第九中学,是全镇5万人的“最高学府”,过去办学初高中兼容。1985年,恩施州将其更名“建始县官店民族中学”,专攻初中教育教学。这一时期,校长是他的弟弟张必贤,他担负教学副校长,用言传身教的高质量和严要求,将学校办成了这一时期民族基础教育的示范校,民族人才培养的试验田,民族学生共美的领头羊,一系列名声远扬的教育成绩冲破大山,使这所学校进入到办学的鼎盛时期。
恩师张必清是我人生中遇到的第一位最有学问的老师。我出生在官店镇边缘乡村羊角山村三组,这是建始县与巴东县四井乡山水相连的一片陡坡地,海拔1350米。因为我的爷爷粗通一点文墨,会一点古诗名句,善用毛笔书写,因而在我六七岁时便传授了一些毛笔字的书写常识,每逢过年便给自家和周围邻居写写春联,妆扮一下都很贫困的家。我和张必清老师的相遇相识正是从邻居的一个婚庆对联书写现场开始的。

    1981年的正月十七、十八,是我邻居王吉轩的新婚大典。恩师张必清身为婚礼主人王吉轩的舅舅,从学校步行近20公里山路,既为他贺礼证婚,更为他担起婚庆楹联书写之责。在一张四方大桌上,只见他熟练地倒墨润笔、裁切红纸、折叠方格、长联铺展,一边品茶,一边在草稿上现场创作联句。直到感到自己十分满意之时,念给周围亲朋听大家都叫好的时候,才站起身来提笔饱满书写。作为书法爱好者,我一直站在他身边欣赏,品读他的联句作品,没有一句是书上的现成品,都是他置身现场对人对物的即兴创作,多幅作品将新郎新娘的名字嵌入其间,期望新人珍惜爱情,应对人生,孝敬父母,追求保持成家后的美满生活。

    文章合时著,楹联合事作。我第一次见到张老师在现场创作书写楹联,他的作品文字苍劲,内容真切,有家庭力量,有时代先声,如果主人能够铭记并恒久坚持做到,则可产生很好的奋斗目标和精神力量。在背诵和欣赏中知道他是建始九中的名师,当时暗想,如果能得到他的教导和学习,人生绝对不会遗憾。我希望走进他所在的学校,成为他的学生。

    一个学期后的1981年秋天,我如愿走进张必清老师所在的建始九中文科班。学校招录3个班,其中仅有一个文科班,他是这个班的班主任。开学后,我坐在第一排正中位置上,“近距离”面对他主持的迎新会,听他介绍自己和其他课任老师及学校历史,更多地是谈本班的发展情况,老师嘱咐我们,莫把自己和学校“看低”,一个五万人的农村大镇,适龄适学者少说也有千人之众,能够十里挑一,进入高中学校学习就是幸福的,即使毕业走不进大学,走入社会的人生终究也不会吃亏。要打牢基础课程学习,要加强思想改造,要学习一点马克思主义。聆听老师的教诲,心中感到暧暧的。随后,张老师与我们每一个同学交流互动,对大家的回答非常满意。张老师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他对学校,尤其是学校文科班充满自豪感,对新生报考学校文科班更是兴奋和赞赏,对我们都抱有很大的期待。与张老师“亲密接触”,近距离的交谈拉近了我们这班新生与他的距离,他那平易近人的长者风范给我留下了永不磨灭的深刻印象。
 
    从爱生到塑魂
 
    我们1981级是最后的一个两年制高中班。是县一中、二中“拔尖”后的乡镇普通班。当年的应届生升学率很低很低,能够走进中专学校的也大多靠“复读生”的贡献。

    尽管是这样的现实,张老师依然把学生们看做是可以“柱长天”的“大木”来栽培。在恩师张必清的心里,世上没有哪一项事业能比教育对一个民族、对一个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更大。在他的教育教学人生中,始终凝聚每个学生的愿望和前程,着眼每个家庭的切身利益,着眼民族教育的本源,结合所处的现实条件创新谋变,不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知识构成,提升了每个学生的个体素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张必清老师不是一个投机钻营的人,长期担任班主任,尽管是在偏僻农村,他真正按教育规律进行高品质地教育和教学,使不少当初并不是特别出众的学生,在他的两三年培育中,完成了“低进中出,中进高出,高进优出”的转变,而且实现了从“高分”到“高能”的跨越,他的班级赢得理直气壮。打铁先要自身硬,他的5个子女全部成才,有大学教授、有军人典范、有科技英才,有商界能人,这让他的学生和家长们看的明明白白。

    宁做教育家,不做教书匠。张老师靠实力和内涵挺起了学校、学生和家长的“脊梁”。他对学生的爱,不是仅仅体现在自身的付出,也不仅仅是体现在对每一个学生的温情照顾,更多的是对担负教学任务的教师的整体潜心磨砺和玉汝于成。他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带动其他课任老师注重学习,强化研讨,保持旺盛的学者气、书卷气、专家气,把班级建设成为人的精神世界的家园,摒弃一些利益和名利的追求,带出了一群“爱生如子,甘于奉献”的好课任教师。当时的青年教师唐良彪上进心强,工作积极主动,教学认真负责,张老师主动与其青蓝对接,手把手地给他传授最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支持他发挥书法、绘画的校园宣传专长,使其很快成为学校青年教师中一颗“闪亮”之星,被建始一中“挖走”,挑了20多年教学“大梁”。

    在我时隔35年的记忆里,还时常浮现出恩师的温暖和关爱。1983年高考前夕,同学翁成之突然生长一种怪病,不时的高烧、晕厥,他亲自送他到医院检查医治,拿钱医病,事后安排老师单独补课,鼓励他战胜病魔,不落课程,最终考入恩施财校。2017年10月,我与翁成之相聚,他说“这份情他一辈子难以忘怀,同样关怀他的还有张老师的弟弟张必贤。”

    同学黄建平因为父亲退休有个接班名额,找到张老师要求办理退学手续。张老师觉得这是山里学生的一个好前途,商量学校保留学籍,允许他参加一年后的毕业考试。临考前,给他压缩学习内容,指定复习范围,使其顺利通过毕业考试,取得高中毕业证,帮助他既实现了体面就业,又为他打通了发展空间。黄建平没有辜负张老师的期望,短短几年便走上了景阳粮管所主任之位。

    我们那个年代盛行武功、气功,同学罗家胜因为自身身体好而“特别抗打”,好事的同学重拳出手,还真被他的“气功”所伤。张老师并不相信罗同学真有“气功”本领,也没有就此在班上展开群众式“帮助”,而是把他叫到无人处轻言细语,不要被时髦的“社会现象”伤及身体而浪得“虚名”。张老师发现罗家胜同学有编撰民间故事的特长,把他引荐给镇上的文化站长,帮助修改整理,最后在当年县文化馆主办的《茨泉》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官店山乡散存的民间传说,并在《恩施报》上发表了一些通讯报道稿。罗家胜带着诚实好学的品德走进社会,曾因给《恩施报》投寄一篇反映基层治理乱象的来信稿而丢失了定岗选青干部的机会,但他的那个群众来信得到各级领导重视真正解决了现实问题。他没有因此“怨恨”组织不公,而是很阳光地投身社会,在安徽烟草领域做出了功劳。现在,他带领一班农民乡亲在广东一家品牌华侨家俱企业承包一条车间生产线,工艺认真负责,被董事长亲切地称之为集团大工匠。

    恩师几近一生都坚守在深山里为中国教育补农村“短板”,哪怕是阻止一家一人的贫困代际传递也好。因为张必清老师是全镇上新中国第一代科班出身的老师,为师为教,实事实干,实话实说,受人尊敬也“让人眼红”,在动乱的“文革”中吃尽了苦难,一家人跟着下放农村遭罪。但他没有怨恨曾经整他的人,他说生活中还是好人多。要是没有乡亲们真心保护,在那种混乱的社会里早就没有“真身”了。“文革”结束后,他重返教坛,铁心做“树人”的“好教师”,给学生塑上德之魂。张老师的高尚师德真的得到了他的学生们很好的传承,官店镇中学数学教师谭绍云就是传承恩师师德的好典范。镇中地处石斗坪村,是一所农村初中,这里海拔1400多米,山区生活贫寒,他的收入并不高,但他珍爱这个岗位,他说他这份山村教师的工作,是张必清、张必贤两位老师,30多年前从已经辍学的家里接回学校免费完成学业的,他为他的坚守“活得值”。

    谭绍云是张必清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高中学生,数学成绩特别好,但却在毕业前的一个学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张老师清楚,当时山里的寒门子弟上学是最好的出路,一旦走出学校,人生就可能“暗淡失色”。他通过学生了解情况后,与弟弟张必贤商量,绍云是一稞不可多得的好苗子,高考进入师范不会成问题,他们决定共同资助他,正月初八把他接回学校,有了人生的完整事业。
谭绍云家住竹园坝村曾是贺龙率领红三军作战的地方,位于官店镇西南角,与恩施市石窑接壤,离学校40多公里。这个曾经“兔子不拉屎,拉屎不生蛆”的贫山村,现在却是州县联手打造“五界谷旅游度假区”的宝地。在那个寒冷的正月初八,张必清、张必贤两位老师做了一次“深V”型的接生家访。他俩清晨从官店镇山顶的学校出发,头顶大雪,迎着寒风,沿着陡峭的山路直下长达15公里的谷底伍家河,再顺着峡谷高深,怪石林立的崎岖山路攀爬陡坡,稍不注意应有跌落悬崖的危险。兄弟俩硬是凭两手两脚找到了正在练“打鼓”的谭绍云。当时的乡亲们也是穷苦了,穷怕了,他们看到绍云脑子灵光,办事灵活,能够干成一点事。一些长者教他“敲锣打鼓”,组建一支“撒叶荷”,让他带队走村串户挣俩个“手艺钱儿”。

    张老师对绍云的父母和乡亲们说,我知道大家再也不想过穷日子了,这种苦情我们理解。你们眼中看到的绍云,的确能带出一支立刻能换点小钱的乡村演艺队,但这只能解决这个小队伍的眼前困景,乡亲们都很贫困,造这个养家糊口不现实。他的数学老师就在眼前,他的眼里看到的是,绍云一定能成为一个杰出的数学老师,他现在的品德一定会成为未来的师德,可以把十里八乡的孩子们培育成才,让他们人人会算帐,个个有奔头,你们觉得那个更划算?绍云的父母是朴实的,他的乡亲们也是朴实的,重新把他交给俩位老师回到了课堂上。

    谭绍云没有辜负两位老师的深恩厚德,以感恩老师之心专门报考师范学校,又以回报乡亲之心执意回乡执教。这一干就是30多年,凭他的能力和水平,有几次转岗党政机关和调任县城中学的机会。他怕因为自己“辍教”村里,使乡亲们的孩子失去应有的教育。在他30年的教学人生中,他像当年的两位张老师一样,走入深山接回了10多名辍学学生,使他们相继享受到了幸福的人生。谭绍云表示终身从事引以荣耀的教师职业,每当看到自己的学生一个个的考上中专、大专、大学,成为国家和民族的有用之才,心中便充满了山村老师的成就感、自豪感和幸福感。他说,当下愿意担任山村教师的人越来越少了,山村好老师流失过快,好学生转走过多,自己再不坚守就是对两位张老师的恩德不敬,就是对自己的教师职业侮辱。

    恩师张必清对学生的爱不是浅层次的,师德师风师貌深得学生和学生家长的高度满意。2016年秋天,恩师张必清到北京找同仁医院和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的大专家看眼病,其实他和他那担任医院副院长的三儿子清楚的很,超过80岁的年龄,一生为学生过度用眼而患眼疾,大屏幕电视也只能看个“大概齐”,根治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他内心深处是放心不下刘已成、李洪英、郭海峰等我们这些“闯北京”的他曾经的学生们,看看学生们的发展和现状。在京期间,我们回忆过往,谈起教育,张老师说,教育是一项塑造生命、塑造灵魂和塑造人的神圣事业,是情感陶冶和人格养成的宏大事业,事关一个人的成长成才和国家民族的兴旺发达。作为成人之初的教师,必须要有“志道据德”、“尊道贵德”的价值追求和伦理品质。

    学为师之骨,德为师之魂。恩师张必清的高尚师德和高超的师能,说明他为师的心底立有教师使命和责任两块基石。他说他从事教学教育一生,坚持以自己的灵魂塑造学生的灵魂,以自己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必须自身先有高尚的灵魂和健全的人格,才有自己安身立命的师德之本。他很自豪,虽然退休多年,好多学生还记得他,官店镇党委政府还记得他。他说他和弟弟张必贤退休后一直安养在建始城关镇,曾有一年,荣获全国实践“三个代表”三面旗帜之一的副县级镇委书记刘银昌,亲自进城请他兄弟俩回官店镇,参加镇党委教育工作会议。张老师俩兄弟是从学校正副校长领导岗位退休的,生怕回镇上学校露面影响新班子的改革创新而婉拒。刘银昌书记说,我本身就是您的学生,您把我们一家三代培育成才,正是在您俩的任上,官店教育才冲上民族基础教育的最高峰,我是代表官店五万人民请您们“出山”的,再亮一下什么才是一名教师真正的师德师魂。那位书记说到做到,开会前一天,把自己的专车派进城来,将两位德高望重的老教师接回镇上坐上了大会的主席台。

    在那个教育大会上,刘银昌书记对镇村领导和全体教师们说,老教师张必清、张必贤为官店教育的贡献是巨大的,为官店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师德建设立起了永远的航标。官店人民要脱贫致富,官店教育要奋力追赶,官店教师要以他们为榜样,跨越私利私心的藩篱,用心上好每一节课,将个体的幸福生活同整个官店振兴发展有机结合,在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从授业到谋道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成才。张必清老师将其作为教育一生的常识、本分、初心和梦想。仅从他担任班主任的我们1983年6月这届毕业的50名学生发展看,虽然当年考入大中专院校的人数仅有几个,但至少有70%以上的学生最终发展的都很好。

    当土苗山寨的“播火者”,做精准扶贫的“探路人”。原建始县人武部部长张瑜,是我们班当年唯一考上大学的应届生同学,他把张老师的育人品格转化为做人做事品德。1996年从县一中优秀教师岗位直接“跨界”到军队,张瑜扎根鄂西山区,传播党的创新理论,8年前便磨破了几十双解放鞋,走遍了200多个偏远的土苗山寨,在为少数民族群众传播党的声音的同时,想方设法探索发展生态经济产业的精准扶贫之路,不遗余力地帮助一大批贫困户甩掉了贫穷“帽子”。从军21年,荣立二等功,荣获全国、全军和原广州军区、湖北省军区各种奖励70多次,被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授予“时代先锋”荣誉称号。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专门以他的事迹发表评论《把群众当亲人》,称“张瑜的生动实践再次告诉我们,只有紧紧依靠群众,我们党才能永葆蓬勃生机,人民军队才能不断夺取新的胜利。”

    守住文化传统,追求品质书画。中国书画院签约书画家余文平也是我的同班同学,他坚守张老师庄严稳重的书艺特质,把大山的静谧品格转化成静心书画的人生态度,早年走进市场经济高度开放的南国温州,年复一年、孜孜矻矻的挥毫泼墨,随着时代求“新”谋“变”,体现出了足够的定力和真诚。出名不忘家乡。2017年4月,他组织温州书画艺术家走进建始与家乡同仁交流法艺,搭建了一个文化与经济共融的平台,足见他是一个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的书艺之人。

    心有百姓,至诚尽责。建始县供销合作社副主任唐登武,他把张老师的爱民品德带到当年的农村选青干部工作上,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他都一脑本神地钻研本职,争创本职专业区域的最佳地位,从乡镇走进县里担任多个部门领导职务,主抓矿产开发,坚持上门问思路,理顺情绪聚人心;主管农村扶贫,围绕产业找出路,指导农民谋致富;分管供销合作,争取项目打基础,助农抱团闯富路。像他这样活跃在县镇局办的领导和人民公仆有一大批。官店镇社事办副主任、计生办主任孙胜芝、陈仲桂等同学,安心山乡工作,把“天下第一难事”做成了贴心服务人民最美丽的事。纵深观察,我的那班同学无论在政府部门有职无职,还是在社会市场上自我打拼,人人有出息,至少没有在这个物欲横流、诱惑满天的社会里,陷入到被查处、被法办的泥潭中,人人都活出了尊严,活出了精彩,过得很安稳、很巴适。

    究其原因,是恩师张必清对学生根据不同个人特点授业谋道的作为所致。他清楚我们这些学生追求更高学历的可能性不大,因而他更加注重我们的学力挖掘和培养。他认为当时高校招生人数少,录取比例低,学历不高很正常,但只要有正确和持续的学力,在后天的社会大学校里是可以补齐学问的追求和能力的提升的,而且靠个人学力可以无止境的提高能力水平。改革开放的社会是富有活力的社会,不唯学历、尊重学力通道一旦开启,很多人足以担当社会重任,作出更大贡献。他注重把课堂向社会实践拓展,引导学生订阅报刊杂志,在班上捐资集中订阅《文汇报》、《光明日报》,组织学习剖析重点文章。鼓励有写作专长的学生给校广播站、镇广播站和报刊投稿。我的作文基础相对较好,曾在初中时在全国和省里获得作文竞赛奖励,刚上高一时,从第一篇习作《邻居》中发现这棵“苗子”可培养,他几乎进行了全身式的“大手术”,作文本成了一片红色的“火烧田”,加入了“家中有金银,隔壁有戥秤”之类的经典名句,使习作顿时生辉变成佳作,我投给河南《语文报》登上头版头题位置,这个作品和一系列获奖证书最终成为我通向军营、走向军官之路的“金钥匙”。

    正是这片红色“火烧田”烧旺了我的军营事业和退役人生。从军24年,我把边关连队的山墙开发成墙报,按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的标准办连队的“党报”、“军报”,挖掘所在部队珍宝岛战史,写成万字通讯《珍宝岛之战》,被军内外多家媒体刊用,揭开了尘封20多年的“秘密”,就这样一路走进了团、军分区、省军区的机关和部队。转业自主择业13年,还是那片火红的“火烧田”映照我笔耕社会,用报告文学的形式服务党和国家,深耕生态文明,创作出版专题图书25部,其中承担了国家重点出版图书《绿水青山——美丽中国建设纪实》,教育部学习贯彻新时代新思想重点出版图书《二次追梦——全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纪实》的创作与出版。积极参与家乡湖北的生态文明建设,紧跟“绿满荆楚行动”、“精准灭荒行动”等步履,总结宣传全省各地林业建设经验,写出了120多万字的文章和书籍,《绿满荆楚行动》被省里列为公务员学习生态文明的林情读本。

    如果说我们有点成绩,充其量只是比较直溜的“树”。在张必清老师40多年的教学人生中,真可谓桃李满天下,曾经教育过的陈曦、杨慧群等一批学生从山区考入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栽培出一大批理想远大、情怀丰满、视野广阔的“柱天大木”。

    在军政界,解放军原空军武汉基地政治部主任李金山,是从官店走出去的一位大校。做学生时他怕“写作文”,张必清老师在他高考前临时代教一节作文辅导课,一下子打通了他的作文难关,“赶走”了他心中的“阴影”,找到了作文的架构与写作方法。走进部队后,他从基层文书、通讯员做起,一字一字的写,一稿一稿的练,书法水平和写作水平不断进步,靠过硬的为人为文能力一步步走进团师机关和领导岗位,创造了很多在总部和空军引以为傲的新经验。

    在教育界,无论大学、小学,都有赤子奉献。哲学博士、国家孔子学院主讲、武汉大学教授张杰,潜心中国哲学史、新近出土简帛文献思想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研究,有着特别的定力和韧性,他以欧阳祯人的名字,用虔诚和纯净解读传统文化经典,山东教育电视台为其开办专题节目,让他以最美的姿势,潇潇洒洒的“领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还原历史真实。品味现实生活。他的儒学宣讲足迹遍布美、日、德等几十年国家和地区。这位哲学大家不忘贫困学子,先后在新疆、西藏资助了不少贫困学生。2018年5月,他回到自己的母校——官店民族中学,引进“月印万川奖学金”,捐资20万元扩大奖扶面,鼓励优秀学生,接济贫困学生。建始县业州镇民族小学校长张玮珑是个数学天才,大学毕业后本留在大城市做数学科研,但执意回到县里像父辈一样执教,努力让百姓的孩子“上好学”,“读好好”。他把小学数学教育当作人生事业干,将学校打造成了省州数学教育优质特色学校。走上校长岗位后,他创新教育教学管理,引领全县小学教育发展方式转变,引领学习方式变革,引领教师队伍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了一支教师精英团队,培育出一大批在省市获奖的优秀学生。

    在科技界,从官店考入同济大学的桥梁专家张晟斌,专攻结构力学,在路桥设计建设领域业绩不凡。他供职的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是原交通部设在武汉的直属单位。近10多年来,国家着力西部开发,先后有银北高速公路、沪蓉西高速公路途经宜昌至恩施,为了尽快改变家乡的交通结构,加速家乡的经济发展,他主动在院内的项目承建任务中“争抢”。这里是大山区,崇山绝壑,艰险重重,无论是路桥设计,还是隧道施工,都非常人难挡。特别是与隧道施工,常常溶洞如影随形,偏压、坍方数见不鲜;山区天气恶劣,地质灾害防不胜防。凡是他带队负责的工程工段,他都坚守一线,及时“巡诊”,发现问题并拿出科学的治理之策。由于有他这样的专家年复一年的助推,使家乡恩施连通南北东西,经济格局得以改变。

    在文宣界,中国民族报张世辉当为业界精英。他在张必清老师的初中学校以优异成绩进入恩施一中,当年以恩施州文科第6的成绩进入中央民族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国民族报社。他是一个民族宣传的创业者,深感文中有导向,笔下有千钧,2005年打破禁区首创宗教周刊,2008年担纲创办《中国民族宗教网》,主持编发的系列民族宗教理论文章引起理论界的高度反响,网站影响力广大。他为人正派、作风严谨,多次受到中央国家机关表彰,入选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培养计划。

    商界驰骋的杰出人物更是灿如星辰。从官店考入中南民族大学的李洪英一毕业便走进盛隆集团做营销,最先成为集团销售“女皇”,不甘心武汉的“商海泳池”,与丈夫刘已成奔赴北京为集团开辟新战场,成为二公司总裁,把业务伸向了国内外大市场。成功回报乡亲,夫妻俩每年都拿出一些利润资助在北京高校就读和家乡村小学习的贫困学生,为母校设立专项奖学金;张飞大学毕业独闯广东,创办化妆品公司,研发制造的“比痘克”产品,以其特效功能受到青年人的喜爱,产值年年提升,他把感恩的行动放到恩施,在来凤创办药材种植基地已经成规模;曾庆爱走出深山,到广州打拼,成功创建了一家具有相当规模的化工原料商贸公司,靠优秀品质和优秀产品,把业务做到了国外。

    我们这些学生的事业成就,缘于恩师的授业与谋道。我以为就是今天教育教学改革所追求的。张必清老师在那个时代和环境里,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往和共同发展互动。用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作为教学改革的试验,让教学成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教学的过程成为师生交往、沟通、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他在教学过程中,较好地处理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在我的记忆里,恩师张必清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也很在意课任老师的教改能力,他在评估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中,不允许开课形式化、听课任务化、评课讲假话,既注重听课的数量,更重视听课的质量,不过分推崇推门听课、随堂听课,真正的把听课评课设计成一个完整的专业活动,用他多年探索出的一套“课堂观察法”,关注教师,关注学生。他那体现“对话”理念,反对“语言霸权”、“即兴点评”和“无言无语”的评课,充分地尊重了教师的人格和劳动成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成效,又有利于“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的满意”。

    在本文的写作中,我有意在网上浏览了一些学弟学妹们对恩师的情感记忆。我看到了官店民族中学英语教研组组长姚起玮等接过恩师师德师魂的当代榜样。姚起玮及官店民族中学英语教研组组长。他说他是1990年9月至1993年7月就读民族中学的,他把教授政治课的副校长张必清老师排在曾经教过他的老师的首位,可见张老师在他心中的回忆该有多么美好,地位该有多么崇高。姚起玮说他出生在竹园坝村,1993年9月从学校考入建始民族师范学院,毕业分配到官店镇陈子山小学任教。工作环境苦,教学条件差,工资待遇低,曾利用两个假期到福建石狮市、泉州市打工自我补贴。他说张必清老师是他的人生榜样,放心不下山沟里的孩子“亮光”,新学期一开学便又重回课堂上。他不仅教出了一大批优秀这样学生,而且受邀到武汉参加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初中英语教师培训,到北京参与英语教材原配教辅书籍编写,创造了多个官店教育的第一。他走出乡村学校,成功地走进镇里成为母校的优秀教师,他教的学生累计有几十人在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上获奖,作品登上《学英语》、《英语辅导报》、《英语周报》的版面上,他也因此被恩施州政府评为“最受学生喜爱的教师”。

    恩师张必清对学生的授业与谋道,充分尊重了不同学生的人格,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了学生不同的需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板凳要坐十年冷,办学要看十年后。恩师张必清靠个人的教育功力守住了他一生育人的底线,不追求急功近利,培养学生求真、从善、唯美、上进的品德,真正在大深山里担负起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责任。这正是他“欲栽大木柱长天”的激情和壮歌,他用骨子里的这份硬气,传承先进文化积淀,使他的学生们懂得感恩、责任、成才,有强烈的国家意识、社会责任、集体观念,在各自不同的岗位尽到了“民族的精英,国家的栋梁”的一己之责。
 
责任编辑
标签信息资讯    
0

艾前进:我对恩师张必清的记忆片断

时间:2020-03-20 15:29:00

来源:土家族文化网

作者:

                       作者:艾前进 信息来源:土家族文化网

    “欲栽大木柱长天”。昔年,令人钦佩的教育家杨昌济在湖南治学兴校,培育出经世治国的栋梁英才,彰显出骨子硬气的华章“欲栽大木柱长天”,载入到了中国教育的不朽史册。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是今天的师德师风建设要求。但在新中国上世纪50~90年代末期,我的恩师张必清就一直以杨昌济先生为人生榜样,传承先贤志气,一直坚守在武陵深山腹地的湖北省建始县最偏远、最苦寒的高荒之地——官店镇的一所民族中学。这里直到今天仍然是国家扶贫攻坚最艰难的集中连片贫穷区。在他40多年的教学治校人生中,深深地植根于国家强盛和民族强大的沃土,忠诚服务于官店人民的教育需求和万千学子的成长需要,以“民族情怀是根,人文见长是本,才能卓越是任,社会担当是务”,带领师生以多元合和、和而不同的“和”文化凝聚人心,引导不同家庭环境、不同学习基础、不同潜在能力的学生“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让一大批贫苦农民的子女走出大山,奔向了自己的“诗和远方”。不管时间有多久远,我和众多同学永远记得他,在同学们的心中,张必清老师饱含人民教师的伦理情怀和高尚的师道良心,不愧为“欲栽大木柱长天”的乡村教育家。

    从初识到师生

    恩师张必清并非中国教育界的“名家大腕”,他1935年出生,现已83岁高龄。他早年从州府恩施学成毕业,没有留在人人向往的繁华城区,而是执意回到生养他的贫困家乡教书育人。他所在的官店民族中学,是创办于1958年的建始县第九中学,是全镇5万人的“最高学府”,过去办学初高中兼容。1985年,恩施州将其更名“建始县官店民族中学”,专攻初中教育教学。这一时期,校长是他的弟弟张必贤,他担负教学副校长,用言传身教的高质量和严要求,将学校办成了这一时期民族基础教育的示范校,民族人才培养的试验田,民族学生共美的领头羊,一系列名声远扬的教育成绩冲破大山,使这所学校进入到办学的鼎盛时期。
恩师张必清是我人生中遇到的第一位最有学问的老师。我出生在官店镇边缘乡村羊角山村三组,这是建始县与巴东县四井乡山水相连的一片陡坡地,海拔1350米。因为我的爷爷粗通一点文墨,会一点古诗名句,善用毛笔书写,因而在我六七岁时便传授了一些毛笔字的书写常识,每逢过年便给自家和周围邻居写写春联,妆扮一下都很贫困的家。我和张必清老师的相遇相识正是从邻居的一个婚庆对联书写现场开始的。

    1981年的正月十七、十八,是我邻居王吉轩的新婚大典。恩师张必清身为婚礼主人王吉轩的舅舅,从学校步行近20公里山路,既为他贺礼证婚,更为他担起婚庆楹联书写之责。在一张四方大桌上,只见他熟练地倒墨润笔、裁切红纸、折叠方格、长联铺展,一边品茶,一边在草稿上现场创作联句。直到感到自己十分满意之时,念给周围亲朋听大家都叫好的时候,才站起身来提笔饱满书写。作为书法爱好者,我一直站在他身边欣赏,品读他的联句作品,没有一句是书上的现成品,都是他置身现场对人对物的即兴创作,多幅作品将新郎新娘的名字嵌入其间,期望新人珍惜爱情,应对人生,孝敬父母,追求保持成家后的美满生活。

    文章合时著,楹联合事作。我第一次见到张老师在现场创作书写楹联,他的作品文字苍劲,内容真切,有家庭力量,有时代先声,如果主人能够铭记并恒久坚持做到,则可产生很好的奋斗目标和精神力量。在背诵和欣赏中知道他是建始九中的名师,当时暗想,如果能得到他的教导和学习,人生绝对不会遗憾。我希望走进他所在的学校,成为他的学生。

    一个学期后的1981年秋天,我如愿走进张必清老师所在的建始九中文科班。学校招录3个班,其中仅有一个文科班,他是这个班的班主任。开学后,我坐在第一排正中位置上,“近距离”面对他主持的迎新会,听他介绍自己和其他课任老师及学校历史,更多地是谈本班的发展情况,老师嘱咐我们,莫把自己和学校“看低”,一个五万人的农村大镇,适龄适学者少说也有千人之众,能够十里挑一,进入高中学校学习就是幸福的,即使毕业走不进大学,走入社会的人生终究也不会吃亏。要打牢基础课程学习,要加强思想改造,要学习一点马克思主义。聆听老师的教诲,心中感到暧暧的。随后,张老师与我们每一个同学交流互动,对大家的回答非常满意。张老师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他对学校,尤其是学校文科班充满自豪感,对新生报考学校文科班更是兴奋和赞赏,对我们都抱有很大的期待。与张老师“亲密接触”,近距离的交谈拉近了我们这班新生与他的距离,他那平易近人的长者风范给我留下了永不磨灭的深刻印象。
 
    从爱生到塑魂
 
    我们1981级是最后的一个两年制高中班。是县一中、二中“拔尖”后的乡镇普通班。当年的应届生升学率很低很低,能够走进中专学校的也大多靠“复读生”的贡献。

    尽管是这样的现实,张老师依然把学生们看做是可以“柱长天”的“大木”来栽培。在恩师张必清的心里,世上没有哪一项事业能比教育对一个民族、对一个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更大。在他的教育教学人生中,始终凝聚每个学生的愿望和前程,着眼每个家庭的切身利益,着眼民族教育的本源,结合所处的现实条件创新谋变,不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知识构成,提升了每个学生的个体素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张必清老师不是一个投机钻营的人,长期担任班主任,尽管是在偏僻农村,他真正按教育规律进行高品质地教育和教学,使不少当初并不是特别出众的学生,在他的两三年培育中,完成了“低进中出,中进高出,高进优出”的转变,而且实现了从“高分”到“高能”的跨越,他的班级赢得理直气壮。打铁先要自身硬,他的5个子女全部成才,有大学教授、有军人典范、有科技英才,有商界能人,这让他的学生和家长们看的明明白白。

    宁做教育家,不做教书匠。张老师靠实力和内涵挺起了学校、学生和家长的“脊梁”。他对学生的爱,不是仅仅体现在自身的付出,也不仅仅是体现在对每一个学生的温情照顾,更多的是对担负教学任务的教师的整体潜心磨砺和玉汝于成。他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带动其他课任老师注重学习,强化研讨,保持旺盛的学者气、书卷气、专家气,把班级建设成为人的精神世界的家园,摒弃一些利益和名利的追求,带出了一群“爱生如子,甘于奉献”的好课任教师。当时的青年教师唐良彪上进心强,工作积极主动,教学认真负责,张老师主动与其青蓝对接,手把手地给他传授最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支持他发挥书法、绘画的校园宣传专长,使其很快成为学校青年教师中一颗“闪亮”之星,被建始一中“挖走”,挑了20多年教学“大梁”。

    在我时隔35年的记忆里,还时常浮现出恩师的温暖和关爱。1983年高考前夕,同学翁成之突然生长一种怪病,不时的高烧、晕厥,他亲自送他到医院检查医治,拿钱医病,事后安排老师单独补课,鼓励他战胜病魔,不落课程,最终考入恩施财校。2017年10月,我与翁成之相聚,他说“这份情他一辈子难以忘怀,同样关怀他的还有张老师的弟弟张必贤。”

    同学黄建平因为父亲退休有个接班名额,找到张老师要求办理退学手续。张老师觉得这是山里学生的一个好前途,商量学校保留学籍,允许他参加一年后的毕业考试。临考前,给他压缩学习内容,指定复习范围,使其顺利通过毕业考试,取得高中毕业证,帮助他既实现了体面就业,又为他打通了发展空间。黄建平没有辜负张老师的期望,短短几年便走上了景阳粮管所主任之位。

    我们那个年代盛行武功、气功,同学罗家胜因为自身身体好而“特别抗打”,好事的同学重拳出手,还真被他的“气功”所伤。张老师并不相信罗同学真有“气功”本领,也没有就此在班上展开群众式“帮助”,而是把他叫到无人处轻言细语,不要被时髦的“社会现象”伤及身体而浪得“虚名”。张老师发现罗家胜同学有编撰民间故事的特长,把他引荐给镇上的文化站长,帮助修改整理,最后在当年县文化馆主办的《茨泉》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官店山乡散存的民间传说,并在《恩施报》上发表了一些通讯报道稿。罗家胜带着诚实好学的品德走进社会,曾因给《恩施报》投寄一篇反映基层治理乱象的来信稿而丢失了定岗选青干部的机会,但他的那个群众来信得到各级领导重视真正解决了现实问题。他没有因此“怨恨”组织不公,而是很阳光地投身社会,在安徽烟草领域做出了功劳。现在,他带领一班农民乡亲在广东一家品牌华侨家俱企业承包一条车间生产线,工艺认真负责,被董事长亲切地称之为集团大工匠。

    恩师几近一生都坚守在深山里为中国教育补农村“短板”,哪怕是阻止一家一人的贫困代际传递也好。因为张必清老师是全镇上新中国第一代科班出身的老师,为师为教,实事实干,实话实说,受人尊敬也“让人眼红”,在动乱的“文革”中吃尽了苦难,一家人跟着下放农村遭罪。但他没有怨恨曾经整他的人,他说生活中还是好人多。要是没有乡亲们真心保护,在那种混乱的社会里早就没有“真身”了。“文革”结束后,他重返教坛,铁心做“树人”的“好教师”,给学生塑上德之魂。张老师的高尚师德真的得到了他的学生们很好的传承,官店镇中学数学教师谭绍云就是传承恩师师德的好典范。镇中地处石斗坪村,是一所农村初中,这里海拔1400多米,山区生活贫寒,他的收入并不高,但他珍爱这个岗位,他说他这份山村教师的工作,是张必清、张必贤两位老师,30多年前从已经辍学的家里接回学校免费完成学业的,他为他的坚守“活得值”。

    谭绍云是张必清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高中学生,数学成绩特别好,但却在毕业前的一个学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张老师清楚,当时山里的寒门子弟上学是最好的出路,一旦走出学校,人生就可能“暗淡失色”。他通过学生了解情况后,与弟弟张必贤商量,绍云是一稞不可多得的好苗子,高考进入师范不会成问题,他们决定共同资助他,正月初八把他接回学校,有了人生的完整事业。
谭绍云家住竹园坝村曾是贺龙率领红三军作战的地方,位于官店镇西南角,与恩施市石窑接壤,离学校40多公里。这个曾经“兔子不拉屎,拉屎不生蛆”的贫山村,现在却是州县联手打造“五界谷旅游度假区”的宝地。在那个寒冷的正月初八,张必清、张必贤两位老师做了一次“深V”型的接生家访。他俩清晨从官店镇山顶的学校出发,头顶大雪,迎着寒风,沿着陡峭的山路直下长达15公里的谷底伍家河,再顺着峡谷高深,怪石林立的崎岖山路攀爬陡坡,稍不注意应有跌落悬崖的危险。兄弟俩硬是凭两手两脚找到了正在练“打鼓”的谭绍云。当时的乡亲们也是穷苦了,穷怕了,他们看到绍云脑子灵光,办事灵活,能够干成一点事。一些长者教他“敲锣打鼓”,组建一支“撒叶荷”,让他带队走村串户挣俩个“手艺钱儿”。

    张老师对绍云的父母和乡亲们说,我知道大家再也不想过穷日子了,这种苦情我们理解。你们眼中看到的绍云,的确能带出一支立刻能换点小钱的乡村演艺队,但这只能解决这个小队伍的眼前困景,乡亲们都很贫困,造这个养家糊口不现实。他的数学老师就在眼前,他的眼里看到的是,绍云一定能成为一个杰出的数学老师,他现在的品德一定会成为未来的师德,可以把十里八乡的孩子们培育成才,让他们人人会算帐,个个有奔头,你们觉得那个更划算?绍云的父母是朴实的,他的乡亲们也是朴实的,重新把他交给俩位老师回到了课堂上。

    谭绍云没有辜负两位老师的深恩厚德,以感恩老师之心专门报考师范学校,又以回报乡亲之心执意回乡执教。这一干就是30多年,凭他的能力和水平,有几次转岗党政机关和调任县城中学的机会。他怕因为自己“辍教”村里,使乡亲们的孩子失去应有的教育。在他30年的教学人生中,他像当年的两位张老师一样,走入深山接回了10多名辍学学生,使他们相继享受到了幸福的人生。谭绍云表示终身从事引以荣耀的教师职业,每当看到自己的学生一个个的考上中专、大专、大学,成为国家和民族的有用之才,心中便充满了山村老师的成就感、自豪感和幸福感。他说,当下愿意担任山村教师的人越来越少了,山村好老师流失过快,好学生转走过多,自己再不坚守就是对两位张老师的恩德不敬,就是对自己的教师职业侮辱。

    恩师张必清对学生的爱不是浅层次的,师德师风师貌深得学生和学生家长的高度满意。2016年秋天,恩师张必清到北京找同仁医院和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的大专家看眼病,其实他和他那担任医院副院长的三儿子清楚的很,超过80岁的年龄,一生为学生过度用眼而患眼疾,大屏幕电视也只能看个“大概齐”,根治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他内心深处是放心不下刘已成、李洪英、郭海峰等我们这些“闯北京”的他曾经的学生们,看看学生们的发展和现状。在京期间,我们回忆过往,谈起教育,张老师说,教育是一项塑造生命、塑造灵魂和塑造人的神圣事业,是情感陶冶和人格养成的宏大事业,事关一个人的成长成才和国家民族的兴旺发达。作为成人之初的教师,必须要有“志道据德”、“尊道贵德”的价值追求和伦理品质。

    学为师之骨,德为师之魂。恩师张必清的高尚师德和高超的师能,说明他为师的心底立有教师使命和责任两块基石。他说他从事教学教育一生,坚持以自己的灵魂塑造学生的灵魂,以自己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必须自身先有高尚的灵魂和健全的人格,才有自己安身立命的师德之本。他很自豪,虽然退休多年,好多学生还记得他,官店镇党委政府还记得他。他说他和弟弟张必贤退休后一直安养在建始城关镇,曾有一年,荣获全国实践“三个代表”三面旗帜之一的副县级镇委书记刘银昌,亲自进城请他兄弟俩回官店镇,参加镇党委教育工作会议。张老师俩兄弟是从学校正副校长领导岗位退休的,生怕回镇上学校露面影响新班子的改革创新而婉拒。刘银昌书记说,我本身就是您的学生,您把我们一家三代培育成才,正是在您俩的任上,官店教育才冲上民族基础教育的最高峰,我是代表官店五万人民请您们“出山”的,再亮一下什么才是一名教师真正的师德师魂。那位书记说到做到,开会前一天,把自己的专车派进城来,将两位德高望重的老教师接回镇上坐上了大会的主席台。

    在那个教育大会上,刘银昌书记对镇村领导和全体教师们说,老教师张必清、张必贤为官店教育的贡献是巨大的,为官店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师德建设立起了永远的航标。官店人民要脱贫致富,官店教育要奋力追赶,官店教师要以他们为榜样,跨越私利私心的藩篱,用心上好每一节课,将个体的幸福生活同整个官店振兴发展有机结合,在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从授业到谋道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成才。张必清老师将其作为教育一生的常识、本分、初心和梦想。仅从他担任班主任的我们1983年6月这届毕业的50名学生发展看,虽然当年考入大中专院校的人数仅有几个,但至少有70%以上的学生最终发展的都很好。

    当土苗山寨的“播火者”,做精准扶贫的“探路人”。原建始县人武部部长张瑜,是我们班当年唯一考上大学的应届生同学,他把张老师的育人品格转化为做人做事品德。1996年从县一中优秀教师岗位直接“跨界”到军队,张瑜扎根鄂西山区,传播党的创新理论,8年前便磨破了几十双解放鞋,走遍了200多个偏远的土苗山寨,在为少数民族群众传播党的声音的同时,想方设法探索发展生态经济产业的精准扶贫之路,不遗余力地帮助一大批贫困户甩掉了贫穷“帽子”。从军21年,荣立二等功,荣获全国、全军和原广州军区、湖北省军区各种奖励70多次,被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授予“时代先锋”荣誉称号。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专门以他的事迹发表评论《把群众当亲人》,称“张瑜的生动实践再次告诉我们,只有紧紧依靠群众,我们党才能永葆蓬勃生机,人民军队才能不断夺取新的胜利。”

    守住文化传统,追求品质书画。中国书画院签约书画家余文平也是我的同班同学,他坚守张老师庄严稳重的书艺特质,把大山的静谧品格转化成静心书画的人生态度,早年走进市场经济高度开放的南国温州,年复一年、孜孜矻矻的挥毫泼墨,随着时代求“新”谋“变”,体现出了足够的定力和真诚。出名不忘家乡。2017年4月,他组织温州书画艺术家走进建始与家乡同仁交流法艺,搭建了一个文化与经济共融的平台,足见他是一个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的书艺之人。

    心有百姓,至诚尽责。建始县供销合作社副主任唐登武,他把张老师的爱民品德带到当年的农村选青干部工作上,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他都一脑本神地钻研本职,争创本职专业区域的最佳地位,从乡镇走进县里担任多个部门领导职务,主抓矿产开发,坚持上门问思路,理顺情绪聚人心;主管农村扶贫,围绕产业找出路,指导农民谋致富;分管供销合作,争取项目打基础,助农抱团闯富路。像他这样活跃在县镇局办的领导和人民公仆有一大批。官店镇社事办副主任、计生办主任孙胜芝、陈仲桂等同学,安心山乡工作,把“天下第一难事”做成了贴心服务人民最美丽的事。纵深观察,我的那班同学无论在政府部门有职无职,还是在社会市场上自我打拼,人人有出息,至少没有在这个物欲横流、诱惑满天的社会里,陷入到被查处、被法办的泥潭中,人人都活出了尊严,活出了精彩,过得很安稳、很巴适。

    究其原因,是恩师张必清对学生根据不同个人特点授业谋道的作为所致。他清楚我们这些学生追求更高学历的可能性不大,因而他更加注重我们的学力挖掘和培养。他认为当时高校招生人数少,录取比例低,学历不高很正常,但只要有正确和持续的学力,在后天的社会大学校里是可以补齐学问的追求和能力的提升的,而且靠个人学力可以无止境的提高能力水平。改革开放的社会是富有活力的社会,不唯学历、尊重学力通道一旦开启,很多人足以担当社会重任,作出更大贡献。他注重把课堂向社会实践拓展,引导学生订阅报刊杂志,在班上捐资集中订阅《文汇报》、《光明日报》,组织学习剖析重点文章。鼓励有写作专长的学生给校广播站、镇广播站和报刊投稿。我的作文基础相对较好,曾在初中时在全国和省里获得作文竞赛奖励,刚上高一时,从第一篇习作《邻居》中发现这棵“苗子”可培养,他几乎进行了全身式的“大手术”,作文本成了一片红色的“火烧田”,加入了“家中有金银,隔壁有戥秤”之类的经典名句,使习作顿时生辉变成佳作,我投给河南《语文报》登上头版头题位置,这个作品和一系列获奖证书最终成为我通向军营、走向军官之路的“金钥匙”。

    正是这片红色“火烧田”烧旺了我的军营事业和退役人生。从军24年,我把边关连队的山墙开发成墙报,按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的标准办连队的“党报”、“军报”,挖掘所在部队珍宝岛战史,写成万字通讯《珍宝岛之战》,被军内外多家媒体刊用,揭开了尘封20多年的“秘密”,就这样一路走进了团、军分区、省军区的机关和部队。转业自主择业13年,还是那片火红的“火烧田”映照我笔耕社会,用报告文学的形式服务党和国家,深耕生态文明,创作出版专题图书25部,其中承担了国家重点出版图书《绿水青山——美丽中国建设纪实》,教育部学习贯彻新时代新思想重点出版图书《二次追梦——全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纪实》的创作与出版。积极参与家乡湖北的生态文明建设,紧跟“绿满荆楚行动”、“精准灭荒行动”等步履,总结宣传全省各地林业建设经验,写出了120多万字的文章和书籍,《绿满荆楚行动》被省里列为公务员学习生态文明的林情读本。

    如果说我们有点成绩,充其量只是比较直溜的“树”。在张必清老师40多年的教学人生中,真可谓桃李满天下,曾经教育过的陈曦、杨慧群等一批学生从山区考入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栽培出一大批理想远大、情怀丰满、视野广阔的“柱天大木”。

    在军政界,解放军原空军武汉基地政治部主任李金山,是从官店走出去的一位大校。做学生时他怕“写作文”,张必清老师在他高考前临时代教一节作文辅导课,一下子打通了他的作文难关,“赶走”了他心中的“阴影”,找到了作文的架构与写作方法。走进部队后,他从基层文书、通讯员做起,一字一字的写,一稿一稿的练,书法水平和写作水平不断进步,靠过硬的为人为文能力一步步走进团师机关和领导岗位,创造了很多在总部和空军引以为傲的新经验。

    在教育界,无论大学、小学,都有赤子奉献。哲学博士、国家孔子学院主讲、武汉大学教授张杰,潜心中国哲学史、新近出土简帛文献思想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研究,有着特别的定力和韧性,他以欧阳祯人的名字,用虔诚和纯净解读传统文化经典,山东教育电视台为其开办专题节目,让他以最美的姿势,潇潇洒洒的“领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还原历史真实。品味现实生活。他的儒学宣讲足迹遍布美、日、德等几十年国家和地区。这位哲学大家不忘贫困学子,先后在新疆、西藏资助了不少贫困学生。2018年5月,他回到自己的母校——官店民族中学,引进“月印万川奖学金”,捐资20万元扩大奖扶面,鼓励优秀学生,接济贫困学生。建始县业州镇民族小学校长张玮珑是个数学天才,大学毕业后本留在大城市做数学科研,但执意回到县里像父辈一样执教,努力让百姓的孩子“上好学”,“读好好”。他把小学数学教育当作人生事业干,将学校打造成了省州数学教育优质特色学校。走上校长岗位后,他创新教育教学管理,引领全县小学教育发展方式转变,引领学习方式变革,引领教师队伍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了一支教师精英团队,培育出一大批在省市获奖的优秀学生。

    在科技界,从官店考入同济大学的桥梁专家张晟斌,专攻结构力学,在路桥设计建设领域业绩不凡。他供职的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是原交通部设在武汉的直属单位。近10多年来,国家着力西部开发,先后有银北高速公路、沪蓉西高速公路途经宜昌至恩施,为了尽快改变家乡的交通结构,加速家乡的经济发展,他主动在院内的项目承建任务中“争抢”。这里是大山区,崇山绝壑,艰险重重,无论是路桥设计,还是隧道施工,都非常人难挡。特别是与隧道施工,常常溶洞如影随形,偏压、坍方数见不鲜;山区天气恶劣,地质灾害防不胜防。凡是他带队负责的工程工段,他都坚守一线,及时“巡诊”,发现问题并拿出科学的治理之策。由于有他这样的专家年复一年的助推,使家乡恩施连通南北东西,经济格局得以改变。

    在文宣界,中国民族报张世辉当为业界精英。他在张必清老师的初中学校以优异成绩进入恩施一中,当年以恩施州文科第6的成绩进入中央民族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国民族报社。他是一个民族宣传的创业者,深感文中有导向,笔下有千钧,2005年打破禁区首创宗教周刊,2008年担纲创办《中国民族宗教网》,主持编发的系列民族宗教理论文章引起理论界的高度反响,网站影响力广大。他为人正派、作风严谨,多次受到中央国家机关表彰,入选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培养计划。

    商界驰骋的杰出人物更是灿如星辰。从官店考入中南民族大学的李洪英一毕业便走进盛隆集团做营销,最先成为集团销售“女皇”,不甘心武汉的“商海泳池”,与丈夫刘已成奔赴北京为集团开辟新战场,成为二公司总裁,把业务伸向了国内外大市场。成功回报乡亲,夫妻俩每年都拿出一些利润资助在北京高校就读和家乡村小学习的贫困学生,为母校设立专项奖学金;张飞大学毕业独闯广东,创办化妆品公司,研发制造的“比痘克”产品,以其特效功能受到青年人的喜爱,产值年年提升,他把感恩的行动放到恩施,在来凤创办药材种植基地已经成规模;曾庆爱走出深山,到广州打拼,成功创建了一家具有相当规模的化工原料商贸公司,靠优秀品质和优秀产品,把业务做到了国外。

    我们这些学生的事业成就,缘于恩师的授业与谋道。我以为就是今天教育教学改革所追求的。张必清老师在那个时代和环境里,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往和共同发展互动。用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作为教学改革的试验,让教学成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教学的过程成为师生交往、沟通、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他在教学过程中,较好地处理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在我的记忆里,恩师张必清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也很在意课任老师的教改能力,他在评估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中,不允许开课形式化、听课任务化、评课讲假话,既注重听课的数量,更重视听课的质量,不过分推崇推门听课、随堂听课,真正的把听课评课设计成一个完整的专业活动,用他多年探索出的一套“课堂观察法”,关注教师,关注学生。他那体现“对话”理念,反对“语言霸权”、“即兴点评”和“无言无语”的评课,充分地尊重了教师的人格和劳动成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成效,又有利于“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的满意”。

    在本文的写作中,我有意在网上浏览了一些学弟学妹们对恩师的情感记忆。我看到了官店民族中学英语教研组组长姚起玮等接过恩师师德师魂的当代榜样。姚起玮及官店民族中学英语教研组组长。他说他是1990年9月至1993年7月就读民族中学的,他把教授政治课的副校长张必清老师排在曾经教过他的老师的首位,可见张老师在他心中的回忆该有多么美好,地位该有多么崇高。姚起玮说他出生在竹园坝村,1993年9月从学校考入建始民族师范学院,毕业分配到官店镇陈子山小学任教。工作环境苦,教学条件差,工资待遇低,曾利用两个假期到福建石狮市、泉州市打工自我补贴。他说张必清老师是他的人生榜样,放心不下山沟里的孩子“亮光”,新学期一开学便又重回课堂上。他不仅教出了一大批优秀这样学生,而且受邀到武汉参加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初中英语教师培训,到北京参与英语教材原配教辅书籍编写,创造了多个官店教育的第一。他走出乡村学校,成功地走进镇里成为母校的优秀教师,他教的学生累计有几十人在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上获奖,作品登上《学英语》、《英语辅导报》、《英语周报》的版面上,他也因此被恩施州政府评为“最受学生喜爱的教师”。

    恩师张必清对学生的授业与谋道,充分尊重了不同学生的人格,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了学生不同的需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板凳要坐十年冷,办学要看十年后。恩师张必清靠个人的教育功力守住了他一生育人的底线,不追求急功近利,培养学生求真、从善、唯美、上进的品德,真正在大深山里担负起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责任。这正是他“欲栽大木柱长天”的激情和壮歌,他用骨子里的这份硬气,传承先进文化积淀,使他的学生们懂得感恩、责任、成才,有强烈的国家意识、社会责任、集体观念,在各自不同的岗位尽到了“民族的精英,国家的栋梁”的一己之责。
 

责任编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关于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
版权所有: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如意里3号楼1单元151室
服务热线:15811366188 邮箱:649158369@qq.com
本网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或书报杂志,版权归作者所有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京ICP备13015328号-2 鄂ICP备08100481号-2
版权所有:《土家族文化网》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