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向盛德:老司城里土家族历史“守庙人”

时间:2020-03-20 15:28:58来源:新华网作者:白禹 韩曦乐

23年,对于初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也许意味着一生经历过的全部时间,对于向盛德来说,则意味着大山里的树叶黄了又绿,绿了又黄。

他是一位68岁的老人,每月领着仅仅200元的工资,却23年来独自一人看护着有上千年历史的老司城祖师殿;他只有小学3年级文化,却对老司城的历史如数家珍。

向盛德是湖南湘西老司城遗址祖师殿的看护人,从1988年开始就住在这里负责日常清扫和文物看守工作。正在参加湘西科考活动的记者,日前来到这里见到了老人。老人一辈子没结婚,无儿无女,除了偶尔来祖师殿考察的专家学者外,这里几乎没有游客,23年里绝大部分时间都是他一个人度过的。

老司城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灵溪河畔。苍凉辽阔的土城墙、悲壮激越的抗倭土司将军墓志铭、巧夺天工的土司王夫妻合葬墓、烽火台、军事关卡、土司庄园……老司城遗址是土家族历史文化的见证,是800年民族变迁和家园盛衰的实物载体,也是研究土家族历史文化、中央与少数民族关系的重要物证。

到县城去买必需的米和油,是向盛德每月里最热闹的一天,因为担心自己不在的时候文物不安全,老人都是4点就早早起床赶进县城的头一班车。平时他一天只吃两餐饭,菜都是自己种的,肉只有过节的时候才吃。为了补贴生活,老人有时还上山打点山货或者下河捕点鱼,但打到的东西也从来不吃,都是拿去卖了换钱。即便这样,200元钱的工资还是让老人捉襟见肘。不过这已经是2008年上调以后的工资了,在这之前的1988年到2008年20年间,老人每个月的工资只有60元钱。1988年至今,他领到的工资加在一起只有2万多元,但他看护的祖师殿里却有价值连城的国家一级文物。

向盛德只有小学3年级的文化,几乎不识字,平常不看报纸不听收音机。更看不到电视,因为祖师殿至今都没有通电,老人屋里唯一的电器是手电筒,打发寂寞的唯一办法是抽烟。老人坐在殿前的门槛望着对面的大山,手里夹着自己卷的纸烟,当被问及23年来最高兴的事是什么,老人想了想,然后摇了摇头,又被问到23年来最伤心的事是什么,老人同样是在一阵沉默之后没能给出答案,也许长久的寂寞和孤独已经抹平了老人情感的波澜。

由于生活上的寂寞和窘迫,老人曾经几次想要投奔在温州打工的弟弟去一起打工挣钱,但最终还是留了下来,谈起原因,老人说:"我守的地方有国家一级文物,这是国家给我的责任,如果找不到人替我,我就不走,总要给国家有个交代。"这种朴素的责任感让老人克服了孤独和寂寞,在这里一呆就是23年。23年来,殿里没有丢过一件文物,所有摆设一如他当初接手这里时一样,变化的只是当年来到这里的中年汉子如今早已白发苍苍。

责任编辑
标签土家人物    
0

向盛德:老司城里土家族历史“守庙人”

时间:2020-03-20 15:28:58

来源:新华网

作者:白禹 韩曦乐

23年,对于初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也许意味着一生经历过的全部时间,对于向盛德来说,则意味着大山里的树叶黄了又绿,绿了又黄。

他是一位68岁的老人,每月领着仅仅200元的工资,却23年来独自一人看护着有上千年历史的老司城祖师殿;他只有小学3年级文化,却对老司城的历史如数家珍。

向盛德是湖南湘西老司城遗址祖师殿的看护人,从1988年开始就住在这里负责日常清扫和文物看守工作。正在参加湘西科考活动的记者,日前来到这里见到了老人。老人一辈子没结婚,无儿无女,除了偶尔来祖师殿考察的专家学者外,这里几乎没有游客,23年里绝大部分时间都是他一个人度过的。

老司城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灵溪河畔。苍凉辽阔的土城墙、悲壮激越的抗倭土司将军墓志铭、巧夺天工的土司王夫妻合葬墓、烽火台、军事关卡、土司庄园……老司城遗址是土家族历史文化的见证,是800年民族变迁和家园盛衰的实物载体,也是研究土家族历史文化、中央与少数民族关系的重要物证。

到县城去买必需的米和油,是向盛德每月里最热闹的一天,因为担心自己不在的时候文物不安全,老人都是4点就早早起床赶进县城的头一班车。平时他一天只吃两餐饭,菜都是自己种的,肉只有过节的时候才吃。为了补贴生活,老人有时还上山打点山货或者下河捕点鱼,但打到的东西也从来不吃,都是拿去卖了换钱。即便这样,200元钱的工资还是让老人捉襟见肘。不过这已经是2008年上调以后的工资了,在这之前的1988年到2008年20年间,老人每个月的工资只有60元钱。1988年至今,他领到的工资加在一起只有2万多元,但他看护的祖师殿里却有价值连城的国家一级文物。

向盛德只有小学3年级的文化,几乎不识字,平常不看报纸不听收音机。更看不到电视,因为祖师殿至今都没有通电,老人屋里唯一的电器是手电筒,打发寂寞的唯一办法是抽烟。老人坐在殿前的门槛望着对面的大山,手里夹着自己卷的纸烟,当被问及23年来最高兴的事是什么,老人想了想,然后摇了摇头,又被问到23年来最伤心的事是什么,老人同样是在一阵沉默之后没能给出答案,也许长久的寂寞和孤独已经抹平了老人情感的波澜。

由于生活上的寂寞和窘迫,老人曾经几次想要投奔在温州打工的弟弟去一起打工挣钱,但最终还是留了下来,谈起原因,老人说:"我守的地方有国家一级文物,这是国家给我的责任,如果找不到人替我,我就不走,总要给国家有个交代。"这种朴素的责任感让老人克服了孤独和寂寞,在这里一呆就是23年。23年来,殿里没有丢过一件文物,所有摆设一如他当初接手这里时一样,变化的只是当年来到这里的中年汉子如今早已白发苍苍。

责任编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关于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
版权所有: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如意里3号楼1单元151室
服务热线:15811366188 邮箱:649158369@qq.com
本网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或书报杂志,版权归作者所有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京ICP备13015328号-2 鄂ICP备08100481号-2
版权所有:《土家族文化网》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