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韩宗远:回看射雕处 千里暮云平

时间:2020-03-20 15:29:00来源:吉首大学校友网作者:

        ——记我校84级校友、 国营建南机器厂厂长、党委书记,深圳泰日升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校友简介:韩宗远,男,土家族,1965年生,湖南龙山人,1988年毕业于吉首大学中文系,1997年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工商管理班进修结业;高级经济师、高级政工师、国家注册企业文化管理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人文所特约研究员,湖南省怀化市鹤城区第一、二届人大代表;历任国营建南机器厂秘书、团委副书记、车间党支部副书记、团委书记、办公室主任、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兼工会主席,现任国营建南机器厂厂长、党委书记,深圳泰日升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假如生命是水,就不要故步自封,去做奔腾的活水去摧山坼地投奔江海;假如生命是草,就不要自惭形秽,毫不吝惜地向世界奉献自己的一点浅绿;假如生命是船,就不要随波逐流,要高扬风帆在天风海浪中奋斗搏击……生命的意义在哪里?这似乎已成为千古的命题,每个人在无意间或寂寞时往往想起这个终极的命题。对生命意义的追问,是每一个有思想的生命体对自身灵魂的必然拷问。上苍成就一个人,需要非常多的机缘,譬如生命本体的产生,以及对这个生命运行轨道的设计,然后才是一种既得的结果。我校84级校友、国营建南机器厂厂长、党委书记韩宗远,他正是循着生命中的机缘,用自己的热情、执著和勇气写就了一曲吉大人的奋斗之歌。
  
  当记者驱车赶往怀化时已是下午两点,接通他的电话得知,他正在芷江机场迎接前来投资的客商,约见的时间只好推迟;送走客商后,他打电话告诉记者说又要赶到市里开会,向市长汇报情况;预定的采访时间只好一拖再拖。“韩书记他很忙,厂里的好多事情都离不开他,最近又在搞招商引资和企业改制,他这几天都在外面跑……”国营建南机器厂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傅子春对记者如是说。晚上九点四十分,韩宗远在开完会后直接驱车赶到记者所住的宾馆;一进门,他就连连向记者表示歉意,并表示第二天可以安排时间接见记者;与记者交谈了约一刻钟后又匆匆离开。傅主任告诉记者,韩书记要去准备第二天开会的材料。
  
  短短的十几分钟的接触,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黑皮鞋、深蓝色西裤、白色的短袖衬衫,搭配他梳得整齐的头发和鼻梁上的银白边框眼镜,再加上他和蔼的微笑和浅浅的酒窝;给人的感觉是儒雅、温和、内敛、理性,此时很难把他和一个拥有三十五年悠久历史的大型二类国有企业的党政一把手相联系起来。
  
  翌日,中午时分,记者驱车赶到国营建南机器厂;在韩宗远校友的办公室里,记者走进了他那风光绮丽的人生记忆……
  
  一
  
  韩宗远校友于1965年出生于龙山县洗车河镇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正是降生在这个远离现代文明喧哗的镇子里,正是在这样钟灵毓秀的独特气息里,聪慧的小宗远就像是这方土地上的一株嘉木,经历风雨,陶然长成。
  
  童年的记忆却是每个人心头永远的美丽,虽然那时他们过着一种半工半读的生活,但在韩宗远的记忆里,小学的时光是单纯而快乐的。“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上小学时,小宗远就开始帮着家里做一些家务活儿,像采猪草,放牛就是他经常要干的活儿。他总是赶时间在学校先做完作业,然后才回家帮忙干活儿。在那个精神生活极度匮乏的年代里,他接触外部世界的唯一途径就是电影;每当村子里放映电影的时候,韩宗远就感到非常兴奋,因为从那里他可以看到许多新的东西,那是一个了解世界的窗口;像《洪湖赤卫队》、《春苗》这些电影的情节,他依然清晰地记得。那时韩宗远的另外一个奢望就是读连环画,由于家境贫寒没有钱来买这些东西;于是,他利用课余的时间,捡牙膏皮、桃核、破铜废铁换钱来买连环画和课外书。他读到的第一本课外书是《林海雪原》,也就是在这时,那些革命人物的英雄主义形象在韩宗远的心里扎下了根,在后来的倥偬岁月中,这个种子不断地汲取生活的养分,发芽、开花、结果。
  
  说起韩宗远的求学历程,还有一段颇具戏剧性的小插曲。那是在他12岁那年,刚刚上初中一年级的他,由于生病休学在家,病治好后他没有立刻返校。父母看他闲在家里,于是就决定送他去学一门手艺。在那个年代里,农村人家只要有一门手艺就可以养活自己,这在一般人看来是很不错的选择了。父母让他去学篾匠,这是一个“吃百家饭”的行当,常常是走村串寨,居无定所。懵懂中,他带上自制的竹笛,背起行囊,跟着师傅开始了他的小篾匠生涯。白天,他跟着师傅学习手艺,编竹篓,编凉席,编制竹器时需要弯腰去折竹条,通常一做就是几个小时,他手上磨出了许多茧子,指甲盖上起了许多倒刺,坐久了腰都直不起来。12岁的他开始品尝生活的艰辛。晚上无事可做时,他就用那根竹笛排遣离家的愁绪和内心萌动的孤寂;皎洁的月光照射在翠绿的河水中,潺潺流动的河水在月光中泛着碎玉般的涟漪,两岸林木森森,又有水中荷叶田田,一阵悠扬清婉的笛声穿梭其间,更加衬托出了乡间的宁静和安适……也许是这样的一种特殊经历,使他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12岁的宗远开始在这样的美景中困惑。在这日复一日重复的篾匠生活中,韩宗远隐隐地觉得自己的一生不应该就这样度过,自己应该到更加广阔的天地里去。如果没有对前途的困惑和思考,也许他就会退学而做一辈子的篾匠。但韩宗远没有把自己限定在这样的轨迹里,而是在做了一年的篾匠之后,毅然决定返校读书。
  
  二
  
  在经历报考县汉剧团、中央民族学院附中两次挫折之后,1981年,16岁的韩宗远进入了苗市民族中学高中部就读。聪明好学加上勤奋刻苦,他各科的成绩都很优异,数理化最棒,由于对文学的喜好,他还写得一手好文章。由于在几次县级作文比赛中都获得了好名次,他在校园里迅速成名,成了当时炙手可热的“校园名人”。这极大地了满足了一个少年单纯善良的虚荣心,给他以很大的鞭策和鼓励,从此他更加努力了。当时韩宗远心中的理想学校是北京大学,理想的专业是中文或者法律。有一种坚持源于信仰,有一种动力来自理想,有梦才有希望,有希望才有奋马扬鞭。为了心中的殿堂,为了那个斑斓的梦,韩宗远努力着,努力着……1984年,韩宗远收到了吉首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当年他们所在学校的文科班55个毕业生只有3人考上了大学,并且只有他一个人是本科;三年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虽然不是理想中的北京大学,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也让大家羡慕不已,让他高兴不已。
  
  大学是一个放飞梦想的地方,年轻是一个创造奇迹的理由。1984年,韩宗远进入吉首大学中文系学习,在这个全新的平台上,他坚持着自己的信念,用热情、执着和不断追求的坚韧书写着自己的青春和激情。爱好文学的他,在大一的时候,就和班上的同学一道组织创办了一个文学社,取名“蹒跚文学社”;他终于有了用武之地,组稿、编辑、刻钢板、印刷,这一套活儿他都干得有声有色。从那时开始,他开始涉猎文学、历史、哲学等大量的书籍,系统地学习研究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和民间文学。他在浩瀚的文学海洋里扬帆远航,吸取文学的精华,感受艺术的底蕴。同时,高品位、高境界的文学活动,培养了他高尚的情操,提高了他鉴赏与审美的能力,这一阶段的学习,使他的人文素养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他的组织、策划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他在大一时担任了班上的团支部书记,大二、大三他被选入系团总支担任副书记。在这几年里,他先后组织了多次社会实践活动。大三的暑假,他率学校的四名队员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湖南省大学生社会实践营”;他们从长沙出发,到郴州东江水电站参加劳动锻炼,又到资兴市开展便民咨询活动,最后到革命圣地井冈山进行参观学习。经过一个月的实践学习,韩宗远的视野更加开阔了,他的人生目标也就更加清晰坚定了。
  
  三
  
  1988年6月毕业,韩宗远被分配到了国营建南机器厂,这是一家中央在怀电子企业。从青春的校园到机器轰鸣的工厂,从习惯了读文学作品转到读经济学管理,韩宗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面对众多的名校毕业生,面对工业方面的行家里手,这个有着昨日荣光的吉大文科毕业生感到了空前的职业压力与挑战!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身边的同事学习,尽快完成环境适应和知识准备,韩宗远开始了他单打独斗的职业之旅。此时此刻,他也有重新选择职业发展方向的机会,但那不符合他的性格,山里人的倔强和吉大情结注定了他义无返顾地选择了挑战。他任工厂办公室文字秘书,负责起草文件、管理印鉴、安排会务、编写大事记等。从此,韩宗远开始走上了他人生的大舞台;国营建南机器厂,这就像是一种命定的安排,自从韩宗远踏入这里的大门,他的命运就再也没有和这个厂子分开过。从1988年算起,23岁的小青年韩宗远背着铺盖来建南厂报到距现在已有18年,整整18年,当年的小青年已到不惑之年,曾经乌黑的头发已有依稀花白;18年,这个当年的小篾匠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从文字秘书到厂长、党委书记,18年的点点滴滴,18年的风雨起伏,18年的摸爬滚打,韩宗远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他见证了国营建南机器厂的成长历史,也正是在这18年的历史中,他和建南一同成长了起来。
  
  1997年底,韩宗远被工厂聘任为经济师,同时他在行政上担任着厂部办公室主任的职务,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韩宗远开始进入参与企业管理和经济运行的黄金时期。他协助领导决策发展、实施管理、牵头调研重要的经济课题。他在业务上主要承担了四项综合性工作:一是负责草拟每年度的经营方针、经济目标,撰写厂长提交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分解年度工作方针目标,检查方针目标执行情况,与统计部门一道分析全年的经济运行情况,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用目标管理法对年度方针目标进行分解落实,推动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每年编印一册统计资料汇编,既是一次各类数据的汇总,又是一次经营效果分析的报告,成为工厂决策重要参考资料。二是负责撰写工厂向上级汇报的经济运行综合报告,以及工厂参加行业工作会议的经验材料。他撰写的《走出低谷,实现转折》一文发表在电子工业部《电子信息》第127期,他撰写的《恢复生产求生存,强化管理出效益》和《抓住机遇,摆脱困境,寻求发展》被湖南省电子工业行业会议选中发表。三是负责起草编制工厂“债转股实施方案”。1999年9月,工厂根据国家政策,决定申请债转股项目。韩宗远负责起草了《国营建南机器厂债转股实施方案》,他与财务部门人员一道两次去北京学习和衔接方案,最后完成了2万多字的实施方案,并通过了信息产业部和国家经贸委的初审。四是参加编制工厂“十五”计划和15年规划纲要。韩宗远在编制过程中,主要负责纲要文本的思路策划、要点拟订、部分文字的起草和统稿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几易其稿,最后通过了工厂规划领导小组的审定。该《纲要》成为了工厂“十五”期间和以后15年生产经营科研和改革发展的重要依据。
  
  建南人有着“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激情,正是这种激情,建南人在创业初期,边基建边试制,在简陋的工棚试制成功我国第一批九道双缝磁头和第一台ZDC-102型低速磁带机,为推进我国磁记录产品国产化进程立下汗马功劳。作为建南人的韩宗远当然也秉承了这种筚路蓝缕的创业激情。2000年6月,开始担任厂党委副书记的韩宗远,进入领导班子,成了厂里的决策核心组织里的一员。针对工厂面临的困境,韩宗远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开始了改革。当时他主要有四个大的动作:第一个动作是负责实施工厂医疗制度改革。从组建班子到宣传政策,从测定数据到拟制方案,历时半年多的努力,顺利地实现了工厂医疗制度从劳保福利制向社会保险制的转变;实施当年就节支8万余元,以后每年节支约30万元,有效减轻了企业的负担。第二个动作是负责组织实施工厂物业管理市场化公司化改革。具体做法是将水电、房产、环卫、食堂和职工医院组建成物业实体,按照工厂“主辅分离,分块搞活”的经营思路,理顺运行机制,确定收费价格,提出服务标准,明确发展方向,经过一年的运行,水电由过去的多年亏损转为持平并略有盈利,工厂在物业方面每年节约20万元左右。第三个动作是负责组织建章立制工作。按照企业管理法治化的要求,韩宗远先后组织制订了《国营建南机器厂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实施办法》等10余项规章制度,并把有的规章制度提升为企业标准。建章立制工作规范了企业的业务流程,进一步推进了企业的法治化管理。第四个动作是组织实施中层以上干部和管理骨干适应性岗位培训工作。根据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他组织了关于WTO知识、市场营销、财务分析、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等专业知识的培训,邀请专家教授讲课;并且立足工厂实际,坚持送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指导思想,较好地解决了干部知识老化的问题,促进了干部的学习。
  
  经过这一系列改革的过程和自己在建南十多年的工作经历,韩宗远意识到了国有企业在体制上的缺陷已很难适应变化万千的市场,日益变幻的市场呼唤着国有企业体制的改革,他也认识到必须要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必须要引进若干职业经理人。正是这样一种在工作的实践中树立起来的锐意改革、勇于创新的精神,使他能敏锐地捕捉市场的细微变化,进而对企业的策略做出相应的调整,保证了企业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立于不败。
  
  四
  
  “群众拥护,领导满意的人才,往往是开拓型的改革者。改革者,不仅有标新立异的思想,还要有把握宏观的能力、审时度势的魄力和放眼未来的眼光。”2004年10月,韩宗远正式担任国营建南机器厂厂长,法定代表人,同时兼任党委书记,开始全面主持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处理各项事务。而此时企业已极度困难,人才流失严重,资金枯竭,经营萎缩,人心浮动。面对这一局面,韩宗远立足现实,大胆改革,分流职工,转制求生,迅速出台了六大措施。
  
  一是加强经营管理,稳住现有业务。他将重点放在了深圳的公司,充分利用深圳的区位优势和市场环境,尝试“国有民营”的经营机制,做稳做大做强深圳公司,通过投资回报来稳定全厂,2005年深圳公司完成营业收入25000万元,实现利润2000万元,上缴怀化总厂500万元;怀化本部则稳住智能仪表和汽车刹车片业务,为改制重组作准备。二是积极用好政策,平稳移交子弟学校。他和班子成员认真做好政策研究、方案制订和程序控制,经过一年的努力,于2005年底将工厂子弟学校平稳移交给怀化市,共移交人员54人,资产329万元,被移交人员非常满意,企业办社会负担得到有效缓解。三是维系银行和企业的关系,化解债务的压力。他千方百计与银行沟通,争取支持,不至于使历史形成的5000万元债务压力影响工厂的正常经营活动,同时筹集资金265万元偿还利息,使银行感到了国企的诚信和社会责任感,从而愿意配合企业工作。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启动企业改制。他熟悉厂情,了解企业文化,受命于危难之际,一上任就举起了企业改制和企业文化批判的大旗;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机遇,适时提出改制方案,得到多数职工的理解和支持;加大改革宣传力度,使多数职工转变了观念,认清了形势;目前改制方案已经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批准,上报国务院国资委、劳动部和财政部审批,改革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五是盘活存量资产,积极招商引资。将闲置资产租赁经营,将闲置土地开发经营,为工厂产生效益300多万元,同时多方招商和积极引资,为企业改制转型作好准备。六是解决遗留问题,注重民生关怀。筹集资金4万多元,解决工厂周边农民长期无偿用水问题;筹集资金25万元,为全厂职工办理房屋产权证;筹划改水改电,将生产区和生活区水电分网运行,为职工安居乐业、构建和谐社区从长计议。这些措施的实施迅速地稳住了局面,使企业度过了难关,顺利地转到了改制重组的方向和中心工作上来。
  
  韩宗远清楚地知道,改革正使企业经历着阵痛。他说:“对此,企业的经营者要保持冷静和理性,……”他认为,“企业处于经济生活的最前沿,对市场的变化最为敏感,经理人要及时掌握市场讯息”。“五年发展靠机遇,十年发展靠企业家,十五年发展靠制度,二十年发展靠文化”,从这番话里可以看出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韩宗远对企业文化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研究也很有深度,他曾撰文《企业文化:一根撬动生产力的杠杆》,在文章中指出,“管理是人类追求自身与周围环境达成和谐状态的特殊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文化既是管理活动积淀的结果,又是驱动管理活动的灵魂。以人为本,驱动人的意识和价值追求,唤起人的心灵自觉和情感体验,激发人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从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产生作用的根本原因。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企业管理活动中,员工既是管理对象,又是管理活动的参与者。要将员工的能动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需要文化启蒙,需要文化熏陶,需要文化激励。”
  
  正是对企业文化的独到理解,韩宗远认识到在企业内部蕴藏着巨大的生产力,那就是企业的人力资源。人,是最核心的因素。韩宗远以此为突破口,重新塑造企业文化;继续发挥“团结、奋斗、求实、创新”的企业精神,并遵循“在继承中坚持扬弃,在学习中注意创新,既要培育团队精神,又要尊重个人差异”的原则,发挥科技优势,弘扬诚信品格,坚持以人为本,创造顾客价值;把有着三十五年积淀的建南文化融入企业改制的大潮,让企业的文化也在创新中求发展。
  
  五
  
  “发展是硬道理”,一切问题靠发展,发展了就有说服力。2005年12月8日,在国营建南机器厂第八届二次职工、会员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中,韩宗远确定了始终坚持以职工的分流和安置为核心目标的改制要求,坚持始终把人放在核心地位,把它作为一个坐标点来开展工作,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也是重塑企业文化在改制过程中的一种具体体现。他的这种坚持以人为本的改制方式,得到了广大职工的理解和支持,这也使他赢得了很好的声誉。
  
  18年了,韩宗远在厂里工作、恋爱、结婚、生子,他在这里度过了他人生的黄金时代,他的人生已经和国营建南机器厂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曾经在2004年的时候,长沙的一家企业集团曾开出20万的年薪盛情相邀他,请他去做高级管理人员,但最后被他谢绝了。韩宗远对记者说,他是个讲感情的人,他所奉行的人生准则是“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而对这一点,他又自嘲地说是在当今社会成就大事的软肋。他说按他的性格和职业理想,他不是商人,也成不了商人。虽然做到国企领导人的份上,他认为自己有别于政客和官僚,长期与国企几代职工打交道,一直处在社会变迁和经济转型的前沿,加上农村的家庭背景,他有的只是民生思考和人文情怀。
  
  对这一点体会最深的恐怕要数党委办公室主任傅子春了,傅主任告诉记者说:“韩书记把所有的心思都花在了厂子里,他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从来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利为自己办过私事儿;按他现在在厂里的位置,解决一两个人的岗位是不成问题的,但是他的哥哥还在他的老家龙山为一家人生计奔波,他的妹妹、妹夫也下岗多年没有工作。”韩宗远工作起来很玩命,他最近为企业改制的事情连续忙碌多日,每次很晚才能回家,回家后儿子早都上床睡觉了,儿子文韬很少见他的面,这让他很愧疚。妻子郑少芳是一位高级工程师,对他的工作很支持,家里的事情几乎不用他操心,他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厂里。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为了他的事业,妻子牺牲了很多。韩宗远在谈到妻子时,眼里满是感激和幸福的神情。
  
  “做企业很苦,但是苦中有乐”。韩宗远说他入错了行,是机遇的偶然和性格的必然所致,既然进了这个“围城”,他还是做得很投入很认真,追求职业化。工作之余,他也回到自己的精神家园,读一点文学书,写一点小文字,这些年,他发表了《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的三个辨证关系》、《差异论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发展企业集团要注意规模的经济性》等论文。他很钦佩他的同乡兼同学易晓明(吉首大学教授),称赞他聪明、勤奋、有学问,是个狠角色。
  
  岁月不居,天道酬勤。回忆起曾经的大学生活,韩宗远深有感触地说:“十八年的时间,弹指一挥间,曾经如歌的青春、斑斓的旧梦和理想都已经湮没在岁月的风尘中……现在回过头去看,大学4年给我最多的是,我学会了独立思维的能力和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吉大师生那艰苦创业、求实创新、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的精神给了我很大影响,我在人生的道路上继承了这种优秀的品质,这也是我成就事业的基础……”
  
  这是一个农民的儿子诠释土地的方式,这是一个从吉大走出来的学生刻意描摹的情感蓝图,这也是一个大山的子孙回报故土的情节。儿时的生活一旦剪集到脑海里定格成一种夙愿时,血管里奔涌的液体就注定要为行动的脚印释放能量。风雨十八年问鼎事业的追逐之路,让一个矢志不渝永往直前的人不仅付出了沉淀时间的心血和智慧,而且也付出了改变人生命运的坚贞和汗水。(本文写于2008年10月,12年过去了,韩宗远现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

责任编辑
标签人物风采    
0

韩宗远:回看射雕处 千里暮云平

时间:2020-03-20 15:29:00

来源:吉首大学校友网

作者:

        ——记我校84级校友、 国营建南机器厂厂长、党委书记,深圳泰日升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校友简介:韩宗远,男,土家族,1965年生,湖南龙山人,1988年毕业于吉首大学中文系,1997年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工商管理班进修结业;高级经济师、高级政工师、国家注册企业文化管理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人文所特约研究员,湖南省怀化市鹤城区第一、二届人大代表;历任国营建南机器厂秘书、团委副书记、车间党支部副书记、团委书记、办公室主任、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兼工会主席,现任国营建南机器厂厂长、党委书记,深圳泰日升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假如生命是水,就不要故步自封,去做奔腾的活水去摧山坼地投奔江海;假如生命是草,就不要自惭形秽,毫不吝惜地向世界奉献自己的一点浅绿;假如生命是船,就不要随波逐流,要高扬风帆在天风海浪中奋斗搏击……生命的意义在哪里?这似乎已成为千古的命题,每个人在无意间或寂寞时往往想起这个终极的命题。对生命意义的追问,是每一个有思想的生命体对自身灵魂的必然拷问。上苍成就一个人,需要非常多的机缘,譬如生命本体的产生,以及对这个生命运行轨道的设计,然后才是一种既得的结果。我校84级校友、国营建南机器厂厂长、党委书记韩宗远,他正是循着生命中的机缘,用自己的热情、执著和勇气写就了一曲吉大人的奋斗之歌。
  
  当记者驱车赶往怀化时已是下午两点,接通他的电话得知,他正在芷江机场迎接前来投资的客商,约见的时间只好推迟;送走客商后,他打电话告诉记者说又要赶到市里开会,向市长汇报情况;预定的采访时间只好一拖再拖。“韩书记他很忙,厂里的好多事情都离不开他,最近又在搞招商引资和企业改制,他这几天都在外面跑……”国营建南机器厂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傅子春对记者如是说。晚上九点四十分,韩宗远在开完会后直接驱车赶到记者所住的宾馆;一进门,他就连连向记者表示歉意,并表示第二天可以安排时间接见记者;与记者交谈了约一刻钟后又匆匆离开。傅主任告诉记者,韩书记要去准备第二天开会的材料。
  
  短短的十几分钟的接触,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黑皮鞋、深蓝色西裤、白色的短袖衬衫,搭配他梳得整齐的头发和鼻梁上的银白边框眼镜,再加上他和蔼的微笑和浅浅的酒窝;给人的感觉是儒雅、温和、内敛、理性,此时很难把他和一个拥有三十五年悠久历史的大型二类国有企业的党政一把手相联系起来。
  
  翌日,中午时分,记者驱车赶到国营建南机器厂;在韩宗远校友的办公室里,记者走进了他那风光绮丽的人生记忆……
  
  一
  
  韩宗远校友于1965年出生于龙山县洗车河镇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正是降生在这个远离现代文明喧哗的镇子里,正是在这样钟灵毓秀的独特气息里,聪慧的小宗远就像是这方土地上的一株嘉木,经历风雨,陶然长成。
  
  童年的记忆却是每个人心头永远的美丽,虽然那时他们过着一种半工半读的生活,但在韩宗远的记忆里,小学的时光是单纯而快乐的。“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上小学时,小宗远就开始帮着家里做一些家务活儿,像采猪草,放牛就是他经常要干的活儿。他总是赶时间在学校先做完作业,然后才回家帮忙干活儿。在那个精神生活极度匮乏的年代里,他接触外部世界的唯一途径就是电影;每当村子里放映电影的时候,韩宗远就感到非常兴奋,因为从那里他可以看到许多新的东西,那是一个了解世界的窗口;像《洪湖赤卫队》、《春苗》这些电影的情节,他依然清晰地记得。那时韩宗远的另外一个奢望就是读连环画,由于家境贫寒没有钱来买这些东西;于是,他利用课余的时间,捡牙膏皮、桃核、破铜废铁换钱来买连环画和课外书。他读到的第一本课外书是《林海雪原》,也就是在这时,那些革命人物的英雄主义形象在韩宗远的心里扎下了根,在后来的倥偬岁月中,这个种子不断地汲取生活的养分,发芽、开花、结果。
  
  说起韩宗远的求学历程,还有一段颇具戏剧性的小插曲。那是在他12岁那年,刚刚上初中一年级的他,由于生病休学在家,病治好后他没有立刻返校。父母看他闲在家里,于是就决定送他去学一门手艺。在那个年代里,农村人家只要有一门手艺就可以养活自己,这在一般人看来是很不错的选择了。父母让他去学篾匠,这是一个“吃百家饭”的行当,常常是走村串寨,居无定所。懵懂中,他带上自制的竹笛,背起行囊,跟着师傅开始了他的小篾匠生涯。白天,他跟着师傅学习手艺,编竹篓,编凉席,编制竹器时需要弯腰去折竹条,通常一做就是几个小时,他手上磨出了许多茧子,指甲盖上起了许多倒刺,坐久了腰都直不起来。12岁的他开始品尝生活的艰辛。晚上无事可做时,他就用那根竹笛排遣离家的愁绪和内心萌动的孤寂;皎洁的月光照射在翠绿的河水中,潺潺流动的河水在月光中泛着碎玉般的涟漪,两岸林木森森,又有水中荷叶田田,一阵悠扬清婉的笛声穿梭其间,更加衬托出了乡间的宁静和安适……也许是这样的一种特殊经历,使他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12岁的宗远开始在这样的美景中困惑。在这日复一日重复的篾匠生活中,韩宗远隐隐地觉得自己的一生不应该就这样度过,自己应该到更加广阔的天地里去。如果没有对前途的困惑和思考,也许他就会退学而做一辈子的篾匠。但韩宗远没有把自己限定在这样的轨迹里,而是在做了一年的篾匠之后,毅然决定返校读书。
  
  二
  
  在经历报考县汉剧团、中央民族学院附中两次挫折之后,1981年,16岁的韩宗远进入了苗市民族中学高中部就读。聪明好学加上勤奋刻苦,他各科的成绩都很优异,数理化最棒,由于对文学的喜好,他还写得一手好文章。由于在几次县级作文比赛中都获得了好名次,他在校园里迅速成名,成了当时炙手可热的“校园名人”。这极大地了满足了一个少年单纯善良的虚荣心,给他以很大的鞭策和鼓励,从此他更加努力了。当时韩宗远心中的理想学校是北京大学,理想的专业是中文或者法律。有一种坚持源于信仰,有一种动力来自理想,有梦才有希望,有希望才有奋马扬鞭。为了心中的殿堂,为了那个斑斓的梦,韩宗远努力着,努力着……1984年,韩宗远收到了吉首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当年他们所在学校的文科班55个毕业生只有3人考上了大学,并且只有他一个人是本科;三年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虽然不是理想中的北京大学,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也让大家羡慕不已,让他高兴不已。
  
  大学是一个放飞梦想的地方,年轻是一个创造奇迹的理由。1984年,韩宗远进入吉首大学中文系学习,在这个全新的平台上,他坚持着自己的信念,用热情、执着和不断追求的坚韧书写着自己的青春和激情。爱好文学的他,在大一的时候,就和班上的同学一道组织创办了一个文学社,取名“蹒跚文学社”;他终于有了用武之地,组稿、编辑、刻钢板、印刷,这一套活儿他都干得有声有色。从那时开始,他开始涉猎文学、历史、哲学等大量的书籍,系统地学习研究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和民间文学。他在浩瀚的文学海洋里扬帆远航,吸取文学的精华,感受艺术的底蕴。同时,高品位、高境界的文学活动,培养了他高尚的情操,提高了他鉴赏与审美的能力,这一阶段的学习,使他的人文素养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他的组织、策划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他在大一时担任了班上的团支部书记,大二、大三他被选入系团总支担任副书记。在这几年里,他先后组织了多次社会实践活动。大三的暑假,他率学校的四名队员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湖南省大学生社会实践营”;他们从长沙出发,到郴州东江水电站参加劳动锻炼,又到资兴市开展便民咨询活动,最后到革命圣地井冈山进行参观学习。经过一个月的实践学习,韩宗远的视野更加开阔了,他的人生目标也就更加清晰坚定了。
  
  三
  
  1988年6月毕业,韩宗远被分配到了国营建南机器厂,这是一家中央在怀电子企业。从青春的校园到机器轰鸣的工厂,从习惯了读文学作品转到读经济学管理,韩宗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面对众多的名校毕业生,面对工业方面的行家里手,这个有着昨日荣光的吉大文科毕业生感到了空前的职业压力与挑战!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身边的同事学习,尽快完成环境适应和知识准备,韩宗远开始了他单打独斗的职业之旅。此时此刻,他也有重新选择职业发展方向的机会,但那不符合他的性格,山里人的倔强和吉大情结注定了他义无返顾地选择了挑战。他任工厂办公室文字秘书,负责起草文件、管理印鉴、安排会务、编写大事记等。从此,韩宗远开始走上了他人生的大舞台;国营建南机器厂,这就像是一种命定的安排,自从韩宗远踏入这里的大门,他的命运就再也没有和这个厂子分开过。从1988年算起,23岁的小青年韩宗远背着铺盖来建南厂报到距现在已有18年,整整18年,当年的小青年已到不惑之年,曾经乌黑的头发已有依稀花白;18年,这个当年的小篾匠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从文字秘书到厂长、党委书记,18年的点点滴滴,18年的风雨起伏,18年的摸爬滚打,韩宗远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他见证了国营建南机器厂的成长历史,也正是在这18年的历史中,他和建南一同成长了起来。
  
  1997年底,韩宗远被工厂聘任为经济师,同时他在行政上担任着厂部办公室主任的职务,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韩宗远开始进入参与企业管理和经济运行的黄金时期。他协助领导决策发展、实施管理、牵头调研重要的经济课题。他在业务上主要承担了四项综合性工作:一是负责草拟每年度的经营方针、经济目标,撰写厂长提交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分解年度工作方针目标,检查方针目标执行情况,与统计部门一道分析全年的经济运行情况,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用目标管理法对年度方针目标进行分解落实,推动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每年编印一册统计资料汇编,既是一次各类数据的汇总,又是一次经营效果分析的报告,成为工厂决策重要参考资料。二是负责撰写工厂向上级汇报的经济运行综合报告,以及工厂参加行业工作会议的经验材料。他撰写的《走出低谷,实现转折》一文发表在电子工业部《电子信息》第127期,他撰写的《恢复生产求生存,强化管理出效益》和《抓住机遇,摆脱困境,寻求发展》被湖南省电子工业行业会议选中发表。三是负责起草编制工厂“债转股实施方案”。1999年9月,工厂根据国家政策,决定申请债转股项目。韩宗远负责起草了《国营建南机器厂债转股实施方案》,他与财务部门人员一道两次去北京学习和衔接方案,最后完成了2万多字的实施方案,并通过了信息产业部和国家经贸委的初审。四是参加编制工厂“十五”计划和15年规划纲要。韩宗远在编制过程中,主要负责纲要文本的思路策划、要点拟订、部分文字的起草和统稿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几易其稿,最后通过了工厂规划领导小组的审定。该《纲要》成为了工厂“十五”期间和以后15年生产经营科研和改革发展的重要依据。
  
  建南人有着“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激情,正是这种激情,建南人在创业初期,边基建边试制,在简陋的工棚试制成功我国第一批九道双缝磁头和第一台ZDC-102型低速磁带机,为推进我国磁记录产品国产化进程立下汗马功劳。作为建南人的韩宗远当然也秉承了这种筚路蓝缕的创业激情。2000年6月,开始担任厂党委副书记的韩宗远,进入领导班子,成了厂里的决策核心组织里的一员。针对工厂面临的困境,韩宗远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开始了改革。当时他主要有四个大的动作:第一个动作是负责实施工厂医疗制度改革。从组建班子到宣传政策,从测定数据到拟制方案,历时半年多的努力,顺利地实现了工厂医疗制度从劳保福利制向社会保险制的转变;实施当年就节支8万余元,以后每年节支约30万元,有效减轻了企业的负担。第二个动作是负责组织实施工厂物业管理市场化公司化改革。具体做法是将水电、房产、环卫、食堂和职工医院组建成物业实体,按照工厂“主辅分离,分块搞活”的经营思路,理顺运行机制,确定收费价格,提出服务标准,明确发展方向,经过一年的运行,水电由过去的多年亏损转为持平并略有盈利,工厂在物业方面每年节约20万元左右。第三个动作是负责组织建章立制工作。按照企业管理法治化的要求,韩宗远先后组织制订了《国营建南机器厂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实施办法》等10余项规章制度,并把有的规章制度提升为企业标准。建章立制工作规范了企业的业务流程,进一步推进了企业的法治化管理。第四个动作是组织实施中层以上干部和管理骨干适应性岗位培训工作。根据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他组织了关于WTO知识、市场营销、财务分析、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等专业知识的培训,邀请专家教授讲课;并且立足工厂实际,坚持送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指导思想,较好地解决了干部知识老化的问题,促进了干部的学习。
  
  经过这一系列改革的过程和自己在建南十多年的工作经历,韩宗远意识到了国有企业在体制上的缺陷已很难适应变化万千的市场,日益变幻的市场呼唤着国有企业体制的改革,他也认识到必须要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必须要引进若干职业经理人。正是这样一种在工作的实践中树立起来的锐意改革、勇于创新的精神,使他能敏锐地捕捉市场的细微变化,进而对企业的策略做出相应的调整,保证了企业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立于不败。
  
  四
  
  “群众拥护,领导满意的人才,往往是开拓型的改革者。改革者,不仅有标新立异的思想,还要有把握宏观的能力、审时度势的魄力和放眼未来的眼光。”2004年10月,韩宗远正式担任国营建南机器厂厂长,法定代表人,同时兼任党委书记,开始全面主持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处理各项事务。而此时企业已极度困难,人才流失严重,资金枯竭,经营萎缩,人心浮动。面对这一局面,韩宗远立足现实,大胆改革,分流职工,转制求生,迅速出台了六大措施。
  
  一是加强经营管理,稳住现有业务。他将重点放在了深圳的公司,充分利用深圳的区位优势和市场环境,尝试“国有民营”的经营机制,做稳做大做强深圳公司,通过投资回报来稳定全厂,2005年深圳公司完成营业收入25000万元,实现利润2000万元,上缴怀化总厂500万元;怀化本部则稳住智能仪表和汽车刹车片业务,为改制重组作准备。二是积极用好政策,平稳移交子弟学校。他和班子成员认真做好政策研究、方案制订和程序控制,经过一年的努力,于2005年底将工厂子弟学校平稳移交给怀化市,共移交人员54人,资产329万元,被移交人员非常满意,企业办社会负担得到有效缓解。三是维系银行和企业的关系,化解债务的压力。他千方百计与银行沟通,争取支持,不至于使历史形成的5000万元债务压力影响工厂的正常经营活动,同时筹集资金265万元偿还利息,使银行感到了国企的诚信和社会责任感,从而愿意配合企业工作。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启动企业改制。他熟悉厂情,了解企业文化,受命于危难之际,一上任就举起了企业改制和企业文化批判的大旗;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机遇,适时提出改制方案,得到多数职工的理解和支持;加大改革宣传力度,使多数职工转变了观念,认清了形势;目前改制方案已经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批准,上报国务院国资委、劳动部和财政部审批,改革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五是盘活存量资产,积极招商引资。将闲置资产租赁经营,将闲置土地开发经营,为工厂产生效益300多万元,同时多方招商和积极引资,为企业改制转型作好准备。六是解决遗留问题,注重民生关怀。筹集资金4万多元,解决工厂周边农民长期无偿用水问题;筹集资金25万元,为全厂职工办理房屋产权证;筹划改水改电,将生产区和生活区水电分网运行,为职工安居乐业、构建和谐社区从长计议。这些措施的实施迅速地稳住了局面,使企业度过了难关,顺利地转到了改制重组的方向和中心工作上来。
  
  韩宗远清楚地知道,改革正使企业经历着阵痛。他说:“对此,企业的经营者要保持冷静和理性,……”他认为,“企业处于经济生活的最前沿,对市场的变化最为敏感,经理人要及时掌握市场讯息”。“五年发展靠机遇,十年发展靠企业家,十五年发展靠制度,二十年发展靠文化”,从这番话里可以看出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韩宗远对企业文化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研究也很有深度,他曾撰文《企业文化:一根撬动生产力的杠杆》,在文章中指出,“管理是人类追求自身与周围环境达成和谐状态的特殊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文化既是管理活动积淀的结果,又是驱动管理活动的灵魂。以人为本,驱动人的意识和价值追求,唤起人的心灵自觉和情感体验,激发人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从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产生作用的根本原因。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企业管理活动中,员工既是管理对象,又是管理活动的参与者。要将员工的能动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需要文化启蒙,需要文化熏陶,需要文化激励。”
  
  正是对企业文化的独到理解,韩宗远认识到在企业内部蕴藏着巨大的生产力,那就是企业的人力资源。人,是最核心的因素。韩宗远以此为突破口,重新塑造企业文化;继续发挥“团结、奋斗、求实、创新”的企业精神,并遵循“在继承中坚持扬弃,在学习中注意创新,既要培育团队精神,又要尊重个人差异”的原则,发挥科技优势,弘扬诚信品格,坚持以人为本,创造顾客价值;把有着三十五年积淀的建南文化融入企业改制的大潮,让企业的文化也在创新中求发展。
  
  五
  
  “发展是硬道理”,一切问题靠发展,发展了就有说服力。2005年12月8日,在国营建南机器厂第八届二次职工、会员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中,韩宗远确定了始终坚持以职工的分流和安置为核心目标的改制要求,坚持始终把人放在核心地位,把它作为一个坐标点来开展工作,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也是重塑企业文化在改制过程中的一种具体体现。他的这种坚持以人为本的改制方式,得到了广大职工的理解和支持,这也使他赢得了很好的声誉。
  
  18年了,韩宗远在厂里工作、恋爱、结婚、生子,他在这里度过了他人生的黄金时代,他的人生已经和国营建南机器厂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曾经在2004年的时候,长沙的一家企业集团曾开出20万的年薪盛情相邀他,请他去做高级管理人员,但最后被他谢绝了。韩宗远对记者说,他是个讲感情的人,他所奉行的人生准则是“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而对这一点,他又自嘲地说是在当今社会成就大事的软肋。他说按他的性格和职业理想,他不是商人,也成不了商人。虽然做到国企领导人的份上,他认为自己有别于政客和官僚,长期与国企几代职工打交道,一直处在社会变迁和经济转型的前沿,加上农村的家庭背景,他有的只是民生思考和人文情怀。
  
  对这一点体会最深的恐怕要数党委办公室主任傅子春了,傅主任告诉记者说:“韩书记把所有的心思都花在了厂子里,他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从来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利为自己办过私事儿;按他现在在厂里的位置,解决一两个人的岗位是不成问题的,但是他的哥哥还在他的老家龙山为一家人生计奔波,他的妹妹、妹夫也下岗多年没有工作。”韩宗远工作起来很玩命,他最近为企业改制的事情连续忙碌多日,每次很晚才能回家,回家后儿子早都上床睡觉了,儿子文韬很少见他的面,这让他很愧疚。妻子郑少芳是一位高级工程师,对他的工作很支持,家里的事情几乎不用他操心,他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厂里。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为了他的事业,妻子牺牲了很多。韩宗远在谈到妻子时,眼里满是感激和幸福的神情。
  
  “做企业很苦,但是苦中有乐”。韩宗远说他入错了行,是机遇的偶然和性格的必然所致,既然进了这个“围城”,他还是做得很投入很认真,追求职业化。工作之余,他也回到自己的精神家园,读一点文学书,写一点小文字,这些年,他发表了《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的三个辨证关系》、《差异论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发展企业集团要注意规模的经济性》等论文。他很钦佩他的同乡兼同学易晓明(吉首大学教授),称赞他聪明、勤奋、有学问,是个狠角色。
  
  岁月不居,天道酬勤。回忆起曾经的大学生活,韩宗远深有感触地说:“十八年的时间,弹指一挥间,曾经如歌的青春、斑斓的旧梦和理想都已经湮没在岁月的风尘中……现在回过头去看,大学4年给我最多的是,我学会了独立思维的能力和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吉大师生那艰苦创业、求实创新、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的精神给了我很大影响,我在人生的道路上继承了这种优秀的品质,这也是我成就事业的基础……”
  
  这是一个农民的儿子诠释土地的方式,这是一个从吉大走出来的学生刻意描摹的情感蓝图,这也是一个大山的子孙回报故土的情节。儿时的生活一旦剪集到脑海里定格成一种夙愿时,血管里奔涌的液体就注定要为行动的脚印释放能量。风雨十八年问鼎事业的追逐之路,让一个矢志不渝永往直前的人不仅付出了沉淀时间的心血和智慧,而且也付出了改变人生命运的坚贞和汗水。(本文写于2008年10月,12年过去了,韩宗远现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

责任编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关于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
版权所有: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如意里3号楼1单元151室
服务热线:15811366188 邮箱:649158369@qq.com
本网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或书报杂志,版权归作者所有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京ICP备13015328号-2 鄂ICP备08100481号-2
版权所有:《土家族文化网》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