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黔江籍大学生把摆手舞搬上大学舞台

时间:2020-03-20 15:28:59来源:土家族文化网作者:
                               作者:王仿  信息来源:武陵都市报


    土家摆手舞是土家族文化的瑰宝,为了拯救与传承这一传统文化,日前,来自上海对外贸易学院、重庆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的几名黔江籍大学生,深入土家摆手舞发源地进行调研,最后一站,他们将去湖北舍米湖摆手堂。

课题形成——想把摆手舞搬上大学舞台

  今年6月初,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开始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招标。当时,在该校金融管理学院保险专业就读的黔江籍大二学夏瑞雪,脑海里便浮现出了家乡众人齐跳摆手舞的壮观场面。“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电视上,经常可以看到人们跳新疆舞、藏族舞、蒙古舞,但是,却没有人跳摆手舞。”夏瑞雪告诉记者,“作为一个来自黔江的土家族学生,我就想做一个关于土家族摆手舞的课题,让更多的人知道摆手舞,让更多的人跳摆手舞,其实,摆手舞在舞台上绝不逊色于其他民族舞蹈。”

  说做就做,有了这个点子,夏瑞雪立即找来同在一个学校的黔江老乡杨田秀薇、王畅和浙江的方露筱一起商量。同时,她还联系了在北京理工大学就读的黔江老乡蒲寒和重庆大学的刘睿文。他们对于夏瑞雪想到的课题都十分感兴趣。

  经过前期准备、写投标书、投标,在2000多个投标的课题中,夏瑞雪和老乡们选中的课题终于被学校选为2012年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的重点项目。“得知这个结果我们都很开心,因为总算是有机会将家乡的摆手舞介绍给全校的同学了。”夏瑞雪高兴地说,“但高兴的同时,作为这个暑期实践活动团队的队长,我列觉得自己的责任重大,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来实践这个课题。”

实践之初——通过问卷调查坚定了信心

  7月6日,6名来自不同学校的同学兵分三路,在重庆解放碑汇合,暑期实践活动正式开始。

  “解放碑人流量大,我们就在这里做问卷调查,一个上午就发放200余份问卷,收到回复的有183份。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大家对土家族,对摆手舞的了解都不深,特别是一些高中学生,有的甚至从未听说过摆手舞。”夏瑞雪说。

  “我们问卷的目的就是初步了解人们对这一民族文化的认识,这种结果反而让我们坚定了做好这个项目的信心,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提高人们对摆手舞的关注度。”副队长杨田秀薇对记者说。

  7月8日,他们一行人又风尘仆仆地回到了黔江。

  都说理论和实践是有差别的,在夏瑞雪一行人的暑期实践中,也不例外。“刚回来,都不知道应该去找谁,害怕人家不接待我们。”夏瑞雪回忆说,“后来我们去了文广新局,当时什么证件都没有带,工作人员当然不能轻易把资料给我们。后来,我们带去了证件、学校证明,得知我们的情况,并听说我们是去调研摆手舞文化后,工作人员就对我们非常热情。”

  在黔江,他们来到了区文广新局等单位了解情况,并现场观摩了每晚的“坝坝舞”。“文广新局文化艺术科科长,给我们推荐了国税局的一个叫《报喜》节目,于是我们就去了国税局。”夏瑞雪说,“在那里,我们得到了很多有用的资料,《报喜》是一个土家族舞蹈,里面穿插了部分摆手舞元素。她们带领我们参观了她们自己的民族服装收纳室,还让我们观看了他们之前的表演视频。”

  “欣赏了一次成体系的摆手舞节目后,发现经过精心编排后的摆手舞除了它本质的淳朴之外,更不失为一种精致的观赏度极高的民族舞蹈。”夏瑞雪高兴地说。

最后一站——湖北舍米湖摆手堂

  黔江区、酉阳自治县和湖北省来凤县均为摆手舞的主要发源地,也是土家族人的主要聚居地。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摆手舞和土家文化,7月13日,夏瑞雪一行又从黔江赶往酉阳县后溪镇长潭村长潭摆手堂。“那天在下雨,感觉风雨中的摆手堂别有一番韵味。”夏瑞雪说,“我们了解到,摆手堂历史悠久,是当地人民祭祀时聚集跳摆手舞的地方。那里虽然比较破旧,但是依稀还能看到摆手堂的风采。也让我们从中感受到摆手舞的没落景象。”

  “下一站,我们将去到湖北省来凤县百福司镇河东乡舍米湖,那里有个舍米湖摆手堂,并去拜访‘土家舞蹈家’彭昌松老人。”夏瑞雪说。

  “目前,我们已经收集了很多图片、影像和文字资料,本来我们的初衷是以摆手舞这一民族文化为代表,提倡大学生以及社会人士提高自己的文化软实力。”杨田秀薇说,“我们这次调研里面主要是民族文化,以摆手舞为一个突破口,因为它是土家文化的精髓之一,但是它却逐渐被大家遗忘,所以需要把它重新拾回。我作为土家族的一员,又是当代大学生,更应该从身边做起,让土家文化摆手舞继续得到传承和推广。”

责任编辑
标签土家各地    
0
民族新闻

黔江籍大学生把摆手舞搬上大学舞台

时间:2020-03-20 15:28:59

来源:土家族文化网

作者:

                               作者:王仿  信息来源:武陵都市报


    土家摆手舞是土家族文化的瑰宝,为了拯救与传承这一传统文化,日前,来自上海对外贸易学院、重庆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的几名黔江籍大学生,深入土家摆手舞发源地进行调研,最后一站,他们将去湖北舍米湖摆手堂。

课题形成——想把摆手舞搬上大学舞台

  今年6月初,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开始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招标。当时,在该校金融管理学院保险专业就读的黔江籍大二学夏瑞雪,脑海里便浮现出了家乡众人齐跳摆手舞的壮观场面。“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电视上,经常可以看到人们跳新疆舞、藏族舞、蒙古舞,但是,却没有人跳摆手舞。”夏瑞雪告诉记者,“作为一个来自黔江的土家族学生,我就想做一个关于土家族摆手舞的课题,让更多的人知道摆手舞,让更多的人跳摆手舞,其实,摆手舞在舞台上绝不逊色于其他民族舞蹈。”

  说做就做,有了这个点子,夏瑞雪立即找来同在一个学校的黔江老乡杨田秀薇、王畅和浙江的方露筱一起商量。同时,她还联系了在北京理工大学就读的黔江老乡蒲寒和重庆大学的刘睿文。他们对于夏瑞雪想到的课题都十分感兴趣。

  经过前期准备、写投标书、投标,在2000多个投标的课题中,夏瑞雪和老乡们选中的课题终于被学校选为2012年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的重点项目。“得知这个结果我们都很开心,因为总算是有机会将家乡的摆手舞介绍给全校的同学了。”夏瑞雪高兴地说,“但高兴的同时,作为这个暑期实践活动团队的队长,我列觉得自己的责任重大,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来实践这个课题。”

实践之初——通过问卷调查坚定了信心

  7月6日,6名来自不同学校的同学兵分三路,在重庆解放碑汇合,暑期实践活动正式开始。

  “解放碑人流量大,我们就在这里做问卷调查,一个上午就发放200余份问卷,收到回复的有183份。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大家对土家族,对摆手舞的了解都不深,特别是一些高中学生,有的甚至从未听说过摆手舞。”夏瑞雪说。

  “我们问卷的目的就是初步了解人们对这一民族文化的认识,这种结果反而让我们坚定了做好这个项目的信心,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提高人们对摆手舞的关注度。”副队长杨田秀薇对记者说。

  7月8日,他们一行人又风尘仆仆地回到了黔江。

  都说理论和实践是有差别的,在夏瑞雪一行人的暑期实践中,也不例外。“刚回来,都不知道应该去找谁,害怕人家不接待我们。”夏瑞雪回忆说,“后来我们去了文广新局,当时什么证件都没有带,工作人员当然不能轻易把资料给我们。后来,我们带去了证件、学校证明,得知我们的情况,并听说我们是去调研摆手舞文化后,工作人员就对我们非常热情。”

  在黔江,他们来到了区文广新局等单位了解情况,并现场观摩了每晚的“坝坝舞”。“文广新局文化艺术科科长,给我们推荐了国税局的一个叫《报喜》节目,于是我们就去了国税局。”夏瑞雪说,“在那里,我们得到了很多有用的资料,《报喜》是一个土家族舞蹈,里面穿插了部分摆手舞元素。她们带领我们参观了她们自己的民族服装收纳室,还让我们观看了他们之前的表演视频。”

  “欣赏了一次成体系的摆手舞节目后,发现经过精心编排后的摆手舞除了它本质的淳朴之外,更不失为一种精致的观赏度极高的民族舞蹈。”夏瑞雪高兴地说。

最后一站——湖北舍米湖摆手堂

  黔江区、酉阳自治县和湖北省来凤县均为摆手舞的主要发源地,也是土家族人的主要聚居地。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摆手舞和土家文化,7月13日,夏瑞雪一行又从黔江赶往酉阳县后溪镇长潭村长潭摆手堂。“那天在下雨,感觉风雨中的摆手堂别有一番韵味。”夏瑞雪说,“我们了解到,摆手堂历史悠久,是当地人民祭祀时聚集跳摆手舞的地方。那里虽然比较破旧,但是依稀还能看到摆手堂的风采。也让我们从中感受到摆手舞的没落景象。”

  “下一站,我们将去到湖北省来凤县百福司镇河东乡舍米湖,那里有个舍米湖摆手堂,并去拜访‘土家舞蹈家’彭昌松老人。”夏瑞雪说。

  “目前,我们已经收集了很多图片、影像和文字资料,本来我们的初衷是以摆手舞这一民族文化为代表,提倡大学生以及社会人士提高自己的文化软实力。”杨田秀薇说,“我们这次调研里面主要是民族文化,以摆手舞为一个突破口,因为它是土家文化的精髓之一,但是它却逐渐被大家遗忘,所以需要把它重新拾回。我作为土家族的一员,又是当代大学生,更应该从身边做起,让土家文化摆手舞继续得到传承和推广。”

责任编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关于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
版权所有: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如意里3号楼1单元151室
服务热线:15811366188 邮箱:649158369@qq.com
本网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或书报杂志,版权归作者所有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京ICP备13015328号-2 鄂ICP备08100481号-2
版权所有:《土家族文化网》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