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传播土家族文化
传承土家族文明
传递土家族信息

宣汉土家族民歌薅草锣鼓”

时间:2020-03-20 15:28:58来源:国家旅游局网站作者:

QQ截图20210319091003.jpg

“两脚软倒兮兮,周身莫得力;叫声伙计吔,快把烟来取……”这就是广泛流传在雄奇秀美的大巴山、如诗如画的百里峡、四川省唯一的土家族聚集地宣汉县的一种独特的民族民歌艺术形式――“薅草锣鼓。”


   “薅草锣鼓”主要分布在宣汉县的龙泉、三墩、漆树、渡口、樊哙等乡镇。它起源于3000多年前的巴人时期。那时的人们从渔猎转为农耕,为驱赶野兽、祭祀山神而击鼓鸣锣吆喝,后演变成了一种劳动山歌。被称为土家族人的“劳动进行曲。”

明代《三才会图》一书中记载:“薅田有锣鼓,其声促烈清壮,有缓急抑扬。”

   民国年间《宣汉县志》记载:“土民自古有‘薅草锣鼓’之习。夏日耘草,数家趋一家,彼此轮转,以次周而耘之,往往集数十人,其中二人击鼓鸣钲,迭应相和,耘者劳而忘疲,其功较倍。”

   “薅草锣鼓”的打唱者称“歌牌子”或“歌头”。他们的脑子灵活,边打边唱,现编现唱,堪称能人。“歌牌子”有二人的、有三的,也有多至四人、五人的。其打击乐有鼓、钲、钹、马锣等。“歌牌子”或“歌头”领唱,众接腔合唱,配以锣鼓伴奏。鼓声时轻时重,阴阳有致。锣鼓声热烈响亮,领唱者慷慨激昂,劳动群众的和声波澜起伏,在山谷里久久回荡,原生态韵味悠长。

   “薅草锣鼓”的唱词为五字句、七字句、十字句,也有其它句型。一般是单句虚词拖腔,复句押韵,且一韵到底。十字句如:“他二老做事情真是短见,无儿子还尅财为的哪般?从今后再不能回家接班,我宁愿打柴卖度日过年。”“薅草锣鼓”的唱词均属口头创作,见好夸好,以物及人。对不合正理的、偷奸耍滑的,出工不出力的或调侃,或规劝,或打趣,或逗乐。必要时点几个人的绰号或男女绯闻,让大家捧腹大笑一番。除即兴之外,也有唱秦香莲的,骂陈世美的,说岳飞的,斥秦桧的。《山伯访友》、《安安送米》等段子广为流传。也还有唱生产生活的,唱婚姻爱情的……内容广泛,生动活泼。地域特色浓郁,乡土气息扑鼻。能愉悦心情,消除疲劳,激发劳动热情,提高生产效率。

   1982年,四川省文化主管部门曾组织全省音乐工作者来宣汉对以“薅草锣鼓”为代表的巴山民歌进行了搜集整理,并出版了专辑。《光明日报》等报刊对宣汉的土家族歌曲也进行了专题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2007年3月,宣汉县土家族民歌——“薅草锣鼓”,被列入四川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责任编辑
标签音乐歌舞    
0

宣汉土家族民歌薅草锣鼓”

时间:2020-03-20 15:28:58

来源:国家旅游局网站

作者:

QQ截图20210319091003.jpg

“两脚软倒兮兮,周身莫得力;叫声伙计吔,快把烟来取……”这就是广泛流传在雄奇秀美的大巴山、如诗如画的百里峡、四川省唯一的土家族聚集地宣汉县的一种独特的民族民歌艺术形式――“薅草锣鼓。”


   “薅草锣鼓”主要分布在宣汉县的龙泉、三墩、漆树、渡口、樊哙等乡镇。它起源于3000多年前的巴人时期。那时的人们从渔猎转为农耕,为驱赶野兽、祭祀山神而击鼓鸣锣吆喝,后演变成了一种劳动山歌。被称为土家族人的“劳动进行曲。”

明代《三才会图》一书中记载:“薅田有锣鼓,其声促烈清壮,有缓急抑扬。”

   民国年间《宣汉县志》记载:“土民自古有‘薅草锣鼓’之习。夏日耘草,数家趋一家,彼此轮转,以次周而耘之,往往集数十人,其中二人击鼓鸣钲,迭应相和,耘者劳而忘疲,其功较倍。”

   “薅草锣鼓”的打唱者称“歌牌子”或“歌头”。他们的脑子灵活,边打边唱,现编现唱,堪称能人。“歌牌子”有二人的、有三的,也有多至四人、五人的。其打击乐有鼓、钲、钹、马锣等。“歌牌子”或“歌头”领唱,众接腔合唱,配以锣鼓伴奏。鼓声时轻时重,阴阳有致。锣鼓声热烈响亮,领唱者慷慨激昂,劳动群众的和声波澜起伏,在山谷里久久回荡,原生态韵味悠长。

   “薅草锣鼓”的唱词为五字句、七字句、十字句,也有其它句型。一般是单句虚词拖腔,复句押韵,且一韵到底。十字句如:“他二老做事情真是短见,无儿子还尅财为的哪般?从今后再不能回家接班,我宁愿打柴卖度日过年。”“薅草锣鼓”的唱词均属口头创作,见好夸好,以物及人。对不合正理的、偷奸耍滑的,出工不出力的或调侃,或规劝,或打趣,或逗乐。必要时点几个人的绰号或男女绯闻,让大家捧腹大笑一番。除即兴之外,也有唱秦香莲的,骂陈世美的,说岳飞的,斥秦桧的。《山伯访友》、《安安送米》等段子广为流传。也还有唱生产生活的,唱婚姻爱情的……内容广泛,生动活泼。地域特色浓郁,乡土气息扑鼻。能愉悦心情,消除疲劳,激发劳动热情,提高生产效率。

   1982年,四川省文化主管部门曾组织全省音乐工作者来宣汉对以“薅草锣鼓”为代表的巴山民歌进行了搜集整理,并出版了专辑。《光明日报》等报刊对宣汉的土家族歌曲也进行了专题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2007年3月,宣汉县土家族民歌——“薅草锣鼓”,被列入四川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责任编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关于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网站声明|联系我们|会员登录|
版权所有: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如意里3号楼1单元151室
服务热线:15811366188 邮箱:649158369@qq.com
本网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或书报杂志,版权归作者所有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京ICP备13015328号-2 鄂ICP备08100481号-2
版权所有:《土家族文化网》北京瑞武陵峰文化发展中心